《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却朴拙自然。发于肺腑,动听至深,千百年来被人广为传诵。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晚晴俏丽,然而短暂,人们常在讴歌流连的同时对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与怅惘。然而墨客却欣慰喜悦,明朗乐不雅观。“人间重晚晴”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博识,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变无形的情意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献刘济》
【唐】李益
草绿古燕州,莺声引独游。
雁归天北畔,春尽海西头。
向日花偏落,驰年水自流。
戴德知有地,不上望京楼。
描写辽阔的江熏风光,抒发了对刘济的戴德惠感。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喷鼻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朋侪从剑外寄来的名茶,不忍独享,夜半时分邀得僧友共品赏。亲自烹茶,对月吟诗。诗句意境高雅清新,透射作者好茶,惜故,乐众的高雅情操。
《离阙下日戴德》
【唐】李建勋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鄙人。
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
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
斜日苇汀凝立处,远波微飏翠如苔。
墨客辞官归隐,皇子送别,御书犹来。离去之际,看远处一片苍茫,万分戴德在心头。
《息夫人》
【唐】王维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据唐朝孟綮《本事诗》记载:唐明皇的哥哥宁王李宪,攫取了卖饼人的妻子。一天,李宪宴客,把卖饼人召进府,女子见了丈夫,凄然泪下,王维当场写了此首咏史诗。此首五绝奥妙而恰切地以息夫人的史事设喻,来描写卖饼人的妻子不忘旧爱。短短二十个字,句句叙事,却句句都是情语。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书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用朴素的措辞,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朴拙而繁芜的感情。“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
《诗经·小雅·蓼萧》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
既见君子,我心写兮。
燕笑语兮,因此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
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
既见君子,鞗革冲冲。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本诗起兴以蕴藉、形象的笔法奥妙地点明了诗旨所在:天子恩及四海,诸侯有幸承宠。也奠定了全诗的情绪基调:一副诸侯戴德戴德、极尽颂赞的景仰口吻。
《诗经·木瓜》
【先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便成了“投桃报李”,针言,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