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边塞诗流传千年艺术魅力从未减退。它既有征人的悲壮豪情,边塞的雄奇风光,又有思乡的和平期盼,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是历代边塞诗的永恒主题和主旋律。本日,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期间都更靠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须要呼唤伟大的边塞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确当下,我们如何诵读边塞诗,感悟边塞诗,授予边塞诗新的内涵和当代性,显得主要而急迫。
边塞诗发轫于西北大地,所蕴含的边塞精神,是大西北真正的精神和魂魄。位于大西北的甘肃,是边塞诗的紧张策源地之一。渡渭水、越陇山、走狄道、过玉关,河西走廊,金戈铁马……边塞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甘肃的风情画卷。同时,甘肃也是中原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居延汉简、敦煌写经等丰富的书法史料,在国内外影响巨大。
诗歌和书法,均固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核。但文化是隐现的,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笔墨才能呈现出来。这次展览旨在用书法艺术形式与古代边塞诗词,进行更高层面的艺术对接和审美表现,生动、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华精良传统文化,用边塞诗词传颂家国情怀,承接千载,蕴化活气。甘肃的40多位书法名家以边塞诗词为书写内容,墨舞边关,披沙拣金,用书法艺术再现这些让人血脉偾张的历史经典,充分表示出艺术家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追求。岭南字画艺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居于主要地位,其独占的多元、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在中华民族之林独树一帜。纳四海之风,这次展览,也是一次南北文化互换互动的考试测验,这些无疑都将给当下书坛带来一股新风。
诗言志,志便是精神。边塞诗是一个大时期、大气概的关照,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吟咏长歌。它和书法相结合呈现出的艺术张力,不仅能引发人们的家国情怀,而且包含着中华民族精良的文化基因、审美基因,蕴含着中国版图符号,成为历史的见证。穿越千年,让我们本日再次与这些作品对话,感想熏染墨客和书法家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情绪,从风格雄浑、磅礴伟大的诗境中体会爱国激情与悲壮豪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大河书院
【作者】 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