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背景木桌上的开放式古董书形象
但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次张冠李戴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多年来网上一贯流传着一首名为《卧春》的趣诗,写得很故意思,很美却不适宜读出声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便认为这是南宋大墨客陆游所写。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首诗:
《卧春》
暗梅幽闻花
卧枝伤恨底
遥闻卧似水
易透达春绿
岸似绿
岸似透绿
岸似透黛绿
说实话,这首诗写得很美,但总让人以为有点儿不对劲。很显然这是一首杂言诗,它没什么格律,也不太对仗。陆游作为一位诗坛高手,是南宋诗坛的代表人类,其生平共有9000多首诗传世,个中也不乏一些趣诗、杂诗,比如他为爱猫写下的数首诗就颇有打油诗的风味。
但就算再诙谐,陆游的诗却从不出律,从这一点来看这首《卧春》就不会是出自陆游之手。其余,在陆游的《老学庵条记》、《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以及《全宋诗》中都没有找到这首诗。而说这首诗不是出自陆游之手的最大缘故原由则是由于它看着很美却不适宜当众读,它读出来是下面这个样子:
有心的读者大概该当明白了,这首诗很显然便是为了迎合后面这首《我蠢》而写。由于这首诗,网络上还有这么一段趣事:一位语文老师给同学们听写这首诗,越读越以为不对劲,再看看台下的同学们一个个早就笑得前俯后仰。为了迎合一首顺口溜写了首咏梅诗,这位不有名网友也算是个才子了。而作为一首咏梅诗,如果抛掉格律和对仗等,这首诗实在也算是佳作了。
整首诗的着力点在一个“卧”字上,墨客躺着赏梅,闻着使女好不惬意。一枝梅花压着枝头,梅枝就要靠近水面了。这两句既写出了使女,又写出了梅花满枝头的样子,很有画面感。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写远处江面的景致,江岸两边青草依依,由于是遥看,以是无法看清草的详细样子,面前只有一片绿色。落笔处,墨客连用三个“绿”,从绿到透绿,末了是透黛绿,一气呵成,并不显累赘。
这首诗在网络上红了往后,有人在韩寒的《三重门》中也找到了一辅弼似的诗:
卧梅又闻花,卧知绘中天。鱼吻卧石水,卧石答春绿。
有人认为《卧春》正是模拟韩寒这4句诗所写。不过韩寒这4句诗也确实是很故意思的,大家可以读一读试试看?但是最好不要当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