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本来便是很美的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叶绍翁《游园不值》的解读,结果有一些朋友私信我说末了一句“一枝不安于室来”现在己经是用于形容某些不好的事情了。看到这种说法,还是很有感慨的。
《游园不值》是一首很美的小诗,特殊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本来是惊艳绝绝,现在却被用俗,用滥了,被无限延展于一种不正常的男女情爱,而失落去了原来的美好和意境。
现在确实存在不少乱改古诗词的征象,比如“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就改编自李白的《访戴天山羽士不遇》,原诗是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乍一看很美,彷佛没什么差异,细读却失落了原句的韵味。“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原来是很天才的两句,有很强的宁静的意味,“树”指穿过一棵一棵的树,越走越深的觉得,“树”改为“林”就少了动感,原来的“时”是指“时而”“时时时”的意思,时时时瞥见也是一种动态的觉得,改写后只是表示在某个时候瞥见,这便是静态的觉得,当动态变成静态,画面感自然就没有那么強,意境自然也差了不少。
如果不考虑美和意境,你可以按这个模式无限的复制,比如“花开时见你”、“草绿时见你”、“雪飘时见你”、“酒醒后见你”等等,等等,但却失落去了美的觉得。
再比如铁马冰河的梗:
网友改编的“更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来自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落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更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更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展示墨客年夜方激壮、死心塌地的爱国之心,给人极强的悲壮苍凉之感。改编后用于情话上,“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不仅浅薄无趣,而且毫无意境,由于铁马和冰河都有非常强烈的冰冷的觉得。如果用“毫无生气的冰冷铁马是你,冰冻凛冽的冰冷河水是你”来表达感情真的好吗?用“毫无生气的冰冷铁马是你,冰冻凛冽的冰冷河水是你”来表达感情真的美吗?请恕我眼拙,实在是没看出来什么好和美。在我看来,如果用这个句子表示情侣分离,貌似还可以理解和接管。
上述两个例子是改编,还有一些是恶搞,就更过分了。
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宝贝,凝聚着原作者的心血,是他们对情绪的的独特表达。
一首首流传至今的中国古诗词犹如星辰,残酷夺目。学习欣赏古诗词,可以让我们体会韵律的美,可以体会诗词中的别有洞天,学会更诗意的表达,而不是在面对美景抒发感情只会说“哇,太美了,真美!
”
社会发展到本日,当然可以在原诗的根本上进行二次创作,对古人的诗句进行修正,借用到自己的诗词里,增长意境和韵味,让诗词变得更有深度。但是绝不是过度改编、任意修改、乃至是无底线的恶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