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四季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不仅名字美,白露时节更美。暑气渐消,天高气爽,丹桂飘喷鼻香,天地间一片清爽。
白露至,诗意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古老诗词,宛如彷佛白露写照。
清晨,水汽笼罩,露珠如明珠,闪耀神秘光芒。白露,秋日青鸟使,携凉意而来。树叶渐黄,飘落中含眷恋。野外稻谷飘喷鼻香,丰收喜悦弥漫。
5首白露节气古诗,带你走进诗词天下,感想熏染白露韵味,重逢最美的秋日~
咏廿四气诗·白露八月节
唐·元稹
露沾蔬草白,景象转青高。
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
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
遑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
白露时节,露水沾在稀疏的秋草上颜色发白,此时,高高的天空,天蓝云稀。
树叶和着秋风逐步飘落,溘然看到自己双鬓已是斑白!
这个时候,鸟儿也知道给自己储藏食品,以备超越隆冬。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就好比那蓬蒿一样不为所用。
白露时节,野外里的庄稼相继成熟,遑急火燎赶紧去抢收,也只有从早到晚,一直劳碌那才可以。
墨客以白露节气为背景,通过描述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象,抒发了墨客对丰收时令的期盼和农人费力劳作的赞颂之情。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点点,凝集于团团柑橘上,清晨我骑马经由一片橘林。
花圃菊花盛开,远远看去仿佛与山石树林连成一片;在渡口,小船缓缓驶入江溪之中。
下马凭靠几案,不雅观看鱼乐之趣;忘了韶光,焦急赶回的马鞭声一起,归巢的鸟儿被吓得惊飞。
纵马踏秋,才逐渐知道秋日果实的肥美;宁静的小路就怕它多生岔道,让我找不到回家的路。
墨客以白露节气的特有景象为引子,通过清晨的马蹄声和自然景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白露的到来使得秋色阴暗朦胧,皎洁的月光下韶光汩汩流淌。
露痕深深,入户穿窗,沾湿了珠帘;露珠点点,一滴一滴,落在玉盘消逝不见。
竹叶被秋风吹动,时时时惊飞鸟儿;莎草被寒意笼罩,露水暗暗掉落在虫儿身。
漫漫永夜整座园子里都活气勃勃,逐渐想要和白霜一同欢迎秋日似的。
雍陶笔下的白露诗,极其细腻独特,将白露到来的生动瞬间记录下来,并透露出墨客对付白露节气的深深喜好。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去世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日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
从本日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玉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
我虽然有兄弟却都在战乱等分散了,我无家可归,无法打听兄弟的去世活。
我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更何况安史之乱的战役还没有停滞。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信,死活未卜。正值白露时节,在戍楼鼓声和孤雁哀鸣的映衬之下,墨客对兄弟的忧虑和思念之情愈发显得深奥深厚和浓郁。
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灞原上的秋风小雨初定,傍晚看到大雁一行又一行地飞往南方。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纭,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这首诗写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悲凄况味;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墨客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