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一、

温庭筠是晚唐墨客,词人,写诗与李商隐齐名,写词与韦庄齐名。
关于温庭筠,有以下几个关键词:花间派的代表人物、高明的作弊枪手、长得丑而且恃才傲物、词风华美冶艳,多写闺情。

温庭筠,字飞卿。
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人,他极其聪明机警,年少成名,听说爱赌爱嫖,行为游荡,还常常把出入青楼的感想熏染写成“花间艳词”。
由于他年少丧父,被人收养,显赫的族人也没有对他应有的温情声援,他的这种才子风骚很有可能也是一种生存办法。

长夜难眠更漏子玉炉喷鼻香

唐朝那时候,词叫“曲子词”,实在便是盛行歌曲,这算是一种底层民间艺术,歌词都是由作曲的乐工,唱歌的歌女填上,比较难登大雅之堂。

比方说敦煌曲子词里: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宛如彷佛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满满的民歌既视感。

还有这么一首:

“死活大唐好。
喜难任,齐拍手,奏仙音。
各将向本国里。
呈歌舞,愿皇寿,千万岁,献忠心。

这是赤裸裸的红歌主旋律。

我们总以为民歌有着本真的清新,实在真去听,确实是粗俗得听不下去,民歌都得经由文人包装,才能展现出那种看似本真的清新,《诗经》如此,《乐府》如此,曲子词也如此。
温庭筠是历史上第一个负责填词的人,把这个当一个奇迹来做的,从他开始,词才从民间艺术开始上升到了一种高雅艺术形态。

到了五代时候,后蜀赵崇祚编写《花间集》,这是供歌伎戏子利用的一种标准歌本,士大夫做这个,在当时还是挺自甘堕落的象征,《花间集》里收录的作品里温庭筠的最多,是当之无愧的盛行金曲作家,搁到现在,肯定赚个盆满钵满,当时该当也是有不菲的经济收益的。

那时候文人填词,都羞于承认,温庭筠不是,他是很有版权意识的。
有次宰相令狐绹看到他的一首《菩萨蛮》填的好,就拿来当自己写的谄媚天子,叮嘱温庭筠不要说出去。
这个实在是老例,帮闲文人本来便是用来给权贵做形象包装的幕后英雄。
结果温庭筠当然说出去了,大大地得罪了令狐绹。
温庭筠的性情,也是有自己的毛病,恃才傲物,什么时候都是大忌。

二、

唐代的科举不密封,不糊名,知道是谁的卷子,主考官的印象分就很主要,加上道德评价,他每次去考试,都由于品行不加而被踢出局。

温庭筠当然很不服气,他采取的报复手段是帮助别人考试,做枪手。
由于他才思敏捷,听说手叉开八下,就能写完一首诗,号称温八叉。
那考试的韶光就显得太长了,温庭筠就顺手帮助别人写,真是急人之难的好同学啊,学霸我们坐同桌吧。

温庭筠的心态也好理解,反正你们不让我考上,我就给你们看看,我的才华,考上十个八个进士都没问题。
枪手做的太出名,连主考官都知道了,后来有次会试,考官为了防止他“出枪”,特地安排他坐在主考官的前面,温庭筠刷刷写了千把字,提前交卷了,监考老师长舒一口气,但事后访查,让考官大跌眼镜的是,温庭筠竟然在监考老师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帮助八个人完成考卷。
这便是一古代的“枪神”。

三、

现在对温庭筠的词作,评价整体不高,题材过于狭窄,不过温庭筠也不仅仅便是冶艳精细的闺阁作品,这个是市场须要,这些广为流传的盛行金曲紧张的听众便是小市民阶层,市民阶层的审美,看看本日盛行什么就知道了,千百年难道有进步吗?

温庭筠的诗风和词风很不同,还很有些名句,比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利州南渡》

四、

这首《更漏子》写思妇离愁,跟词牌名很贴切,更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思妇什么时候最难熬,晚上,白天忙于生存,操持家务,霸占了韶光精力,思念还不那么难耐,到了晚上,一个人了,孤单冷寂,思念才深深如海,将人淹没。

“玉炉喷鼻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这个思妇是个贵族妇人,西方文学起笔,玛丽是个继续了一大笔遗产的上层贵妇人……,中国人不喜好这么直白,如何写呢?玉炉、红蜡、画堂,蕴藉地点明这个女子的身份。

这个妇人在干什么?心情如何?也不直接写,说烛炬堕泪,人有秋思。
什么是秋思?秋字下面加个心,便是愁字,何处合成愁?离民气上秋。
秋日了人随意马虎伤感。
春天的愁是,春光如许,怎么我还没爱人,秋日的愁是,都秋日了,你再不回来,我的青春都过去了。

“偏照”这个词用的好,玉炉燃喷鼻香,红烛冉冉,该当是两个人共话巴山夜雨时,可是呢,却偏偏照着我这个孤单的思念的妇人。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唐代女子的妆容,以本日的审美看来,实在比较惊悚,她们喜好把眉毛剃掉,把头发高高盘起来,称为云鬟,额头宽宽大大露出来,然后再按照当时的盛行画出各种各样的眉毛,画眉用青黛,青黛实在是马蓝、蓼蓝、菘蓝等植物的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颗粒。
颜色是发蓝的玄色。
由于每天都要画,不好好画眉,自然便是眉翠薄。
我们以前讲过,思妇的范例形象是

夜长衾枕寒,对夜晚的感想熏染是,好长,好冷。
我们知道感想熏染的相对性,与心爱的人在一起,韶光过得就飞快,上不喜好的课,就度日如年。
晚上,之以是显得长,由于思念,由于睡不着。
那个人在的时候,两个人睡,相互温暖,两心火热,还可以做一些运动,当然不会以为寒冷,一个人嘛,就无比的寒冷了。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树这几句非常有名,元杂剧《梧桐雨》的名字听说便是从这几句来的。
上阙的画面很浓丽,下阙却很疏淡,只写了雨打桐树,雨滴空阶,但一个人能这么清清楚楚地听到一叶叶,一声声,这是多么复苏的失落眠者,这思念的愁,就像这绵绵不绝的鱼一样平常,这句,细致地给上阙“夜长”两个字做表明。
我想你想的一晚上都没睡着,惦记你的笑,惦记你的外套,惦记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这是本真的民歌,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是文人润色过的清新的诗词。
用词很大略清新,实际上是有风雅的构思和出众的才情在后面支撑的。

其余,《更漏子》这个词牌,曲调非常婉转,而且,这一首,有叶叶、声声这样的叠词,更随意马虎唱的缠绵悱恻,动人心魄。

五、

今日学到:

1. 温庭筠是晚唐墨客,词人,写诗与李商隐齐名,写词与韦庄齐名。
他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高明的作弊枪手、长得丑而且恃才傲物、词风华美冶艳,多写闺情。

2.《更漏子》写思妇离愁,下阙梧桐雨几句,尤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