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士心 来源:学习时报
古代官员在仕宦生涯中,通过自己节制到的学识,不断体悟社会实践中所涌现的各种问题。立志圣贤、廉明自持成为他们人生的信条。他们把这种信条置于诗歌中予以呈现,展示出他们修身立德、廉明不染的高尚情操和为官聪慧。任他沉在碧波间 明朝名臣吴讷,“毅然以道自重,不矜小名,志存大体”。由于他“敬慎廉直”“不务矫饰”,常常被委以重任。在他巡按浙江的时候,整理陆贽奏议,修复岳飞墓祠,“揆咨吏治,赫然有声”“议论举措,有先哲风”。随后,在他巡按贵州的时候,因其能够因时制宜地采纳方法管理贵州,取得了政绩,当地官员和百姓对他十分尊重。 当他离开贵州回朝复命的时候,贵州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准备了礼物为他送行,被他谢绝。吴讷乘船走到三峡的夔州时,贵州三司官员派人追上来准备为他送上黄金百两。此时,吴讷在黄金盒上写下了《却金诗》以表文意:“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出息最险滩。若有脏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吴讷生平非常俭朴,纵然做到左副都御史的高位,还能以极严的哀求约束自己。回到家中,“布衣蔬食,環堵萧然”。周忱在江南为官,看到他住所简陋破败,“欲新其居”,也被吴讷婉拒。不寝常如枕有警 钱陈群在康熙六十年中了进士,之后走上仕途,“自奉俭约如寒素”,能够以廉明自勉。当时学政一职,卖力一省学校教诲、科举考试,权力很大,诱惑很大。然而,出任顺天学政一职的钱陈群,对自己哀求很严。当时的学政每年要到各府州县巡视,理解情形,主持考试。地方官员对学政的巡视非常重视,招待更是“甚盛”,每每给百姓带来很大包袱。钱陈群对自己哀求严格,以学政身份到各府州县巡视,回绝统统招待,哀求居住条件从俭。当他第一次去河间府巡视的时候,只要地方官供应一个寝室,寝室中设置一帐,寒则御冷,夏则驱蚊,临走时,还要将帐子撤下归所司,安顿下次来仍用此帐。 1741年,钱陈群第五次来到河间府进行巡视。当时,旧帐破旧不堪,故当地官员令人调换新帐。不料,看到新帐后的钱陈群大为不满,立即命人将新帐撤走,换上以前的旧帐,并作一首《题帐》诗:“不寝常如枕有警,屏私直似镜无尘。题诗自有纱笼护,留伴他时绛帐人。”为了表明志向,鉴戒后人,钱陈群在这首诗前面写了一个序:“往年学青鸟使下车,供张甚盛,厥后相继简任于此者,多清节素著之前辈,以次删除。惟寝室内设一帐,寒则御风,夏避蝇蚊。余前后视学于此,凡七年,莅瀛郡者四,将行,必撤帐归有司,曰:‘明年来,无烦改作也。’辛酉春夏来,见帐极新,因识数语,并缀以诗。继余而役于此者必朝右君子,慎乃俭德,有同道焉。”但饮湘江一杯水 乾隆期间有一个名臣陆朗夫,自幼习文,以古圣贤自勉。他走上仕途后“居官廉明”,清廉之风始终不变。当他在担当山东布政使的时候,一次奉诏进京,在城门外被税官拦截,哀求他交门税。陆朗夫当时身上空空如也,只好将衣服脱下来,权当交门税。后来,他在京城找到故友,借了一身衣服,才面见天子。 陆朗夫在湖南当巡抚,梦中作了一首七言诗,醒来后,只记得个中的一联:“能开衡岳千层云,但饮湘江一杯水。”他以此为自己的座右铭,该诗句不仅表达了他的爱民情怀,而且还反响出他的廉明志向。当时,他患病多日,半夜想吃藕粉。当时湖南水多,“藕甚贱”,以至百姓都不爱吃藕。结果,在陆府,居然都没有这种很便宜的东西,“素不具,乃使仆叩其客之门乞之”。 湖南在当时有一个陋习,便是盐商在牟取暴利时要把馈送给官府的钱财打算在内,这一陋习无疑加重了买盐的百姓包袱。当时,盐商送给陆朗夫白银三万两。陆朗夫不知其故,问其缘故原由。盐商答道:“此旧规也。前辈此金,后当以时继进。”盐商馈送给官府大量钱财,官府便不会再对盐商行为进行限定,助长其谋取暴利之行为。陆朗夫武断不收。盐商回答:“大人不收,则此金无所归矣。”于是,陆朗夫将此钱用于平抑盐价,使百姓受益。 陆朗夫在湖南,对自己、家人、朋友哀求非常严格。当时,吏治松弛、贿赂成风,但他未尝一物送于权臣和珅。他还告诫自己的儿子,不要在外人面前炫耀。陆朗夫让幕僚教其子读书做人。当其子外出回老家,临行前,陆朗夫安顿其幕僚:“所过都会,幸毋使官吏知吾子。”为什么陆朗夫会有这番安顿嘱托之语呢?紧张在于陆朗夫深知,如果州县官员知道过境的是自己的儿子,一定会对其子有所赠送,会造成扰民征象发生,故有此安顿。当陆朗夫之子离开长沙时,“行李萧然,竟无人知所过者为公(陆朗夫)之子也”。 当时湖广总督来到长沙,未经通报,直入巡抚衙门,看到陆朗夫正在用饭,“所食皆菽乳菜韭”,十分惊异,问其缘故原由。陆朗夫回答:“天久不雨,地方官戒杀清斋为祈雨耳。”当时这个湖广总督一向奢侈,听了陆朗夫之言,非常惭愧,于是,返回行辕后,立即将酒肉之食尽撤。此事一出,百姓皆“美总督之知过,而益叹公(陆朗夫)之清德器动听者速也”。 陆朗夫带病到湖南任职,因昼夜兴劳,积劳成疾,终极病逝于任所。当地百姓得知他去世的后,吟诵“能开衡岳千层云,但饮湘江一杯水”,来表达对他的纪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