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落三秋叶,能开仲春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个谜面,它的答案是“风”。

风可以吹落晚秋的树叶,风可以吹开早春的鲜花。
风吹过江面时,掀起千尺巨浪;风吹入竹林时,令万竿翠竹倾倒。

8副谜语对联故事太有才了猜对3个你就是牛人

诗可以做谜语,对联也可以。

8副有趣的对联,每一个都藏着谜语,猜对三个算你厉害!
诗友,你也来试试吧!

鸡蛋对石榴

一剑劈开舟两爿,内载黄金白玉;

两手冲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王雱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从小就聪敏颖悟,远远超出凡人,二十岁前已著书数万言。
治平年间进士,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

有一天正在用饭时,王安石想试一试儿子的才学,便出了一个句子,让儿子来对:

一剑劈开舟两爿 内载黄金白玉

小王雱听了,意识到这是谜联,答案是煮熟的鸡蛋。
他思虑少焉,对道:

两手冲破坛一个 中藏玛瑙珍珠

对句的答案是石榴,王安石一听,高兴地抱起儿子,连声称颂道:“对得好,对得妙!

乾隆的元宵谜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一年元宵节,乾隆主持宫中举行字谜晚会。
纪晓岚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会场上: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这是一副对仗十分工致的谜联,哀求打二字。

一向长于猜谜的乾隆天子站在对联前面想了好久也猜不出来,末了只得请纪晓岚自己出来阐明。

纪晓岚阐明说:在五色之中黑、白、红、黄都不是,是什么?乾隆急速说:“当然是青色了。

纪晓岚又问:“狐狸猫狗这几个字相同的地方在哪里?自然是‘犬’旁了。

说到这里,乾隆便说:“不用你再说,这下联的字我也猜着了。

原来这副对联隐的是“猜谜”二字,大家听了,无不惊叹称妙!

李二师长西席买荔枝

添土路不平,逢哥成曲调,

开口就有风,见谷就想要。

李二师长西席在外乡当县署文案。

有一天乡亲来访,临走时,李二师长西席陪他到街上南货铺里买了几斤干荔枝,当作薄礼。

南货铺的老板知道李二师长西席穷,就故意打趣说:“您总是付现钱呀,还是让伙计转头到衙门里去取?”李二师长西席笑道:

添土路不平,逢哥成曲调,

开口就有风,见谷就想要。

老板一听,便猜出是个什么字了,只因平常敬仰李二师长西席端正,以是没有道破,只说:“好,好!
”你能猜出这是一个什么字吗?

答案:“欠”字。

“欠”加个土是坎,加个“哥”就成歌,加个“口”就成吹,加个“谷”就成欲。
你猜对了吗?

唐伯虎贺商联

满堂生无底;

百口午出头。

明太祖朱元璋不但喜好写春联,而且号召百姓过年贴春联,以增长节日的喜庆气氛。

一年除夕夜,朱元璋带上文臣,微服出巡,察看百姓贴的春联。
夜深人静,恰好途经一家姓牛的牛贩子家门口,见这一家未贴春联,朱元璋便进屋问明缘由。

原来,牛贩子因忙于做生意,归来已迟,此时,正请一位学堂师长西席为他写春联呢。

学堂师长西席想了几副春联,可牛贩子都不大满意,时候不早了,两人还在推敲。

朱元璋小时候放过牛,加之牛贩子又姓牛,他稍加思虑,就想出了一副佳联。
朱元璋写的是这样一副春联:

满堂生无底

百口午出头

学堂师长西席在一旁拍手称好,而牛贩子却莫名其妙。
等朱元璋走后,学堂师长西席逐步说出缘由。
这时,牛贩子也高兴得合不拢嘴,于是就高高兴兴地把春联贴在大门上。

你能猜出朱元璋是什么意思吗?

答案:高下联答案都是“牛”字。

冯梦龙的谜语

上无半片之瓦,下无弹丸之地。

腰间挂个葫芦,口吐阴阳怪气。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饱读诗书,多才多艺,由于他放荡不羁,被人称为“天才狂士”。

一天,冯梦龙来到吴江,和好友叶仲韶一同在街头闲逛。
走到一个测字摊前,冯梦龙见围着许多人,灵机一动,便出了一个谜让叶仲韶猜,谜面是:

上无半片之瓦,下无弹丸之地。

腰间挂个葫芦,口吐阴阳怪气。

叶仲韶思考一下子,笑着对冯梦龙说:“学士大人不愧是制谜高手,才思敏捷,你看那边围着许多人,就让我猜一个字说完写出了这个字。

冯梦龙点头称是,佩服叶仲韶的才学。

答案:“卜”字。

伍子胥猜谜

出东海,入西山。

写时方,画时圆。

听说战国期间,文武双全的伍子胥,初次上朝时,在殿前刚举完千斤鼎,君主又传谕试文才。
结果,满朝文武都论不过他。
这时相国就给他出了个字谜:

东海有大鱼,无头又无尾,

丢了脊梁骨,一去直到底。

伍子胥当即答了出来,接着他又回敬相国一个字谜:

出东海,入西山。

写时方,画时圆。

实在答案都是一个,却难住了相国。
猜一猜是什么字?

答案:“日”字。

纪晓岚巧骂和尚

日落喷鼻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炉寒火尽,须把意马牢拴。

纪晓岚与一位和尚素有来往,一日,生性诙谐的纪晓岚为了戏谑一下这位和尚,给他寄去了一副对联:

日落喷鼻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炉寒火尽,须把意马牢拴。

这是一副字谜联,在上联中“日落喷鼻香残”指的是一个“禾”字,而“扫去凡心一点”指的是一个“几”字,两字合起来便是一个“秃”字。

不才联中,“炉寒火尽”指的是一个“户”字,而“须把意马牢拴”则指在“户”边加一个“马”字,即为“驴”字。

对联的答案便是:秃驴。

解缙谜联叙家世

你求名利,他卜休咎,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张;

庙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白搭了多少钱财。

明朝《永乐大典》的编纂者解缙自幼聪明,享有“神童”美称,民间妇孺皆知。

听说,一日有位官员来见小解缙,当问起他的家世时,解缙对父母的职业道出一联:

严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转乾坤

原来,解家开了个豆腐房,解父起早贪黑挑水,日月映入水桶,故云“肩挑日月”;解母终日不离磨棍,故云“手转乾坤”。

官员大赞不绝,当再问其祖父母的职业时,解缙随口又出一谜联:

玉甑蒸开天地眼

金槌擂动帝王心

那位官员听了,对解缙大加赏赐。

原来解缙的祖父是做酒的,祖母是弹棉花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涉嫌陵犯您的合法权柄,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