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强供图

八月十五是中秋,在这样一个象征团圆美满的传统节日面前,月光如水水似刀,那轮高悬的玉轮、皎洁的月光是墨客笔下的至爱。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玉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随意马虎启示人们的遐想。
一钩月牙,可遐想到初生的抽芽事物;一轮满月,可遐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玉轮的皎洁,让人遐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玉轮(尤其是圆月)这一意象上,集中寄托了人们对无限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想像。
一位气质浪漫的墨客,当他举头遥望明月时,其思想情绪一定长上了翅膀,在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故此,千百年来,墨客关于抒写中秋玉轮的诗词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中秋诗词望月赋诗是文人排遣忧伤的良药

咏唱中秋的标杆之作,当属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由于与当权者的政见不同,向宋神宗要求外放,辗转在多地为官,目的是避开变法政争的漩涡和官场的勾心斗角。
公元1076年那个中秋之夜,苏轼在山东诸城市(古称密州)任太守,他和往常一样,呼朋唤友饮酒赏月直至越日天亮,面对皓月当空,银辉各处,苏轼不禁想起7年未谋面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借着酒意阑珊,一阙传诵千年的名著《水调歌头》横空出世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篇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从艺术造诣上看,它构思奇崛,独辟路子,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人们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磋商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便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
”可见当时传唱之盛。
可惜的是,作者苏轼命途多此词作于丙辰年(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由于“满肚子不合时宜”,熙宁四年,苏轼从汴京履新杭州,熙宁七年调任密州,之后又知徐州,元丰二年移知湖州。
此词字里行间,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繁芜心情。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在宰相王珪的授意下,御史何正臣、李定上表诬陷苏轼,以诗文讥讽朝廷新政,使已调往湖州的苏轼遭遇上一场飞来横祸,惹上笔墨狱(史称“乌台诗案”),并投入京师大牢,遭受严刑拷打及鞠问,写下一万五千字的“交代材料”,被迫承认有罪。
后来,在曹太后、吴充、苏辙、司马光、王安石等人的力保下,1080年正月月朔,大难不去世的苏轼被押解黄州,任一个黄州团练副使的闲职,无任何实权,不得签批政事,开启了闭门思过的“静音模式”。
苏轼认识到,过去总以为自己才高八斗、才华横溢,小扣辄发一大鸣,轻易揭橥自己的见地,看似年夜方冲动大方,实则华而不实、毫无用途。
很多时候,尤其是上司是王伦之辈,才华实乃个人发展最大障碍。
黄州四年,是苏轼人生低谷,也是苏轼凤凰涅槃的地方,他挥毫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创作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753篇随处颂扬的千古佳作。

苏轼在黄州过的第一个中秋,写下《西江月》这首词,此时的沉郁感慨,远非三年前在密州可比。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年夜难不死,苏轼犹如做了一场大梦,梦醒之后创造世道险恶,人走茶凉,昔日官场亲密的朋友纷纭疏远,没有了“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情逸志,他不敢轻易动笔写诗词,更不敢揭橥评论,中秋之夜,自己在微弱的灯火下孤独度过。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贯穿一个“凉”字,这是苏轼对现实的思考,抒发人生的凄凉、个人的无助和现实的沉重。

与苏轼“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的唐代大墨客白居易也写过一首中秋诗:《八月十五昼夜湓亭望月》。
这首诗写于公元818年,他由于性情执着,上书强烈哀求严查行刺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又因平时多做讽喻诗,为当权派所不容,被排挤出京,贬为江州司马。
来到江州的第二年,他在浔阳江头送客时,偶遇了从京城流落到此地的琵琶女,一时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两年后的中秋夜,他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便有了这首望月诗。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次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这首诗最大的特色是利用了比拟的手腕,抒发了白居易今是昨非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曲江”是都城长安的一大文化景区、皇家禁苑所在地,当时唐朝很多文化盛事会设在曲江畔。
白居易年轻时高中进士,当过左拾遗,常常在此参加皇家宴会。
对他来说,“曲江”不仅是京都的一处景点,更承载着他最美好的回顾。
“湓浦”,便是指白居易此时的所居之处,他在《琵琶行》中曾言“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可见地势之荒僻,环境之恶劣。

自古以来,“明月”便是最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何况此刻正惨遭贬谪,阔别奢华。
同样是中秋节,同样是月圆夜,昔年是在繁花满树、风景奇丽、热闹非凡、美女如云的曲江赏月,如今却是在荒漠清冷的湓浦水边赏月,如此巨大的反差,墨客的失落落的心情可想而知。
昨夜的西风,吹了一整夜,却无人理会。
尤其是一句“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次圆”,引起了多少谪居孤臣、天涯游子的共鸣。

明月当空,还让墨客想起一些远古的神话故事。
晚唐著名墨客、与杜牧并称“小李杜”的李商隐,诗名远播,但终生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仕途郁郁不得志,一贯在外担当幕府类的小官,与妻子离多聚少。
由于思念妻子,他写下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芭蕉不展丁喷鼻香结,同向东风各自愁”“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浩瀚名篇佳作。
“独在异域为异客”,在寂寥的永夜,天空中最引人入胜、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
看到明月,也自然会遐想起神话传说中的仙子嫦娥。
李商隐挥笔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绝《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上苍夜夜心。

这首诗写得很凄美,全诗气氛空寂清冷,写的是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听说她原是“射击王子”后羿的妻子,由于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去世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问题:虽然羽化,但生僻的月宫只有她一个人住,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去世药,甚至年年夜大夜,幽居月宫,下穷碧海,上彻上苍,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解。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付环境的感想熏染和心灵独白,表达了自己曲高和寡、孤寂困难的处境与落寞的心情。

曾写过“人生若如初相见,何如秋风悲画扇”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也写过中秋词:《琵琶仙·中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喷鼻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去。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这首是纳兰性德在中秋回顾昔日情事的作品。
他的词以“朴拙”取胜,写景逼真真切,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他的词,透着一股淡淡的忧闷,他在苍凉的夜色中回忆着追忆与情人往事,自然是有忧伤的思绪,却也有对月色的描述之美。
“吹到一片秋喷鼻香,清辉了如雪”,风中吹来一股秋日的桂花喷鼻香,玉轮的清辉犹如白雪一样平常又寒冷。
不直接写月,却也能让人知道在写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插入链接

谭成伟摄

虽然时期已不同,但时至今日,依然有一大批诗词、传统中华文化爱好者在默默坚守、传承。
2019年的中秋节,我曾写下一首《中秋咏怀》。

银蟾弄影夜色长,玉镜高悬照西墙。

月有圆缺难遂愿,人怀忧乐尽平常。

临风思念千里远,把盏放谈数炷喷鼻香。

曲直高低成往事,真情一片付流觞。

当时是9月13日,那晚月光皎洁,派往800公里之外的广西崇左龙州驻点扶贫的弟弟恰好休假回来,一家人在我家阳台团圆赏月;在鹤山一中读高二的儿子与读高一的妹妹兴致勃勃摆弄天文望远镜,“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中心广播电视总台正播放以江苏淮安为主会场、佛山南海影视城为分会场的“家国情怀”中秋晚会。
经历了突如其来的风波年夜难和政治无情打击,“鬓输明月三分色,身比孤舟一叶轻”,我深深体会到,明月的阴晴圆缺,就好比人间间的相聚离去、高低起伏,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规律,以是不必感到遗憾和嗟叹。
强者自愈,弱者自残。
成年社会,弱肉强食,一些不公、挫折和苦难在所难免。
只有像马尾松一样,在遭受创伤时会自我疗伤,自我修复,才能及时自愈,无惧风雨。
人生的成熟,源于经历苦难之后,源于灭寂后的再生,源于穷山恶水,源于险些没有盟友在他身边的时候。
从多愁善感到豁达爽朗,从不合时宜到随遇而安,从徘徊犹豫到进退自若,“只管不能尽如人意,但统统却是最好的安排”!

2020年中秋恰与国庆同一天。
这时,形势大为好转,幕后的黑手纷纭调离岗位,弟弟从龙州回来,儿子考上空想的985大学,妻子得到岗位晋升,我在抗疫期间以笔为戈,写下52首有影响力的抗疫诗篇,如愿加入中华诗词学会,成为国家级会员。
对着通亮的月光,对着团圆满座的亲人,忧郁凄清的感情不见了,乐不雅观浪漫的墨客又回来了,诗兴大发,写下一首中秋诗:

百年巧遇是今年,国庆中秋共一天。

抗疫创文凭众志,攻坚克难籍双肩。

逐蝇换得山河美,打虎迎来锦绣篇。

崛起征程鞭快马,举杯邀月颂英贤。

当晚,同样的一轮明月,同样的玉宇琼楼,同样的起舞徘徊,同样的举杯邀月,同样的乘风归去,只不过多了几分成熟,多了几分豪情,多了几分旷达。
终于能理解离去,不再执着于圆满;终于能接管平淡,不再痴迷于残酷。

我们要向玉轮学习,向古人学习——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失落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落马,焉知非福。
别人越是瞧不上你,你就越要努力;别人越是打击你,你越要做出成绩来,要像生石灰一样,别人越泼冷水你越要沸腾!
人活着的意义并不是衣食无忧,而是拿出勇气去做你不敢做的事,去考试测验未曾考试测验过的人生!
有了斗争的勇气,你才能积攒更多奋斗的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讲给子孙后代听,让它成为他们日后降服困难、茁壮发展的精神动力!

特约评论员:麦和幸

编辑:何志强

来源:中共鹤山市委宣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