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绿色小喇叭聆听古诗诵读
诵读者:青神广播电视台 帅梦迪
壁鱼:别号衣鱼、蠹(dù)鱼、白鱼,亦称剪刀虫、燕尾虫等,是一类较原始的小型昆虫,无翅,机动,怕光,身体呈银灰色。属缨尾目、衣鱼科。是室内干储物的蛀虫,也是图书馆里档案图书文物的害虫。
河图:上古神话传说中称伏羲通过黄河中浮出于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的不雅观察,画出的“八卦”,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
鬐鬣(qí liè):鱼、龙的脊鳍。此处指壁鱼。
乙字:鱼腮骨。在鱼眼睛旁,形状犹如篆体的“乙”字。
白蘋(pín):亦作“白苹”、“白萍”。水中浮草,开白花。
拍照:德州广播电视台 何应武
李远,生卒年不详。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少年勤学,素有大志。唐文宗大和五年(831)登进士第。曾为杭州刺史。后历官忠州、建州、江州刺史,终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尤工于诗。曾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与许浑齐名,时号“浑诗远赋”。《唐才子传》称其“夸迈流俗,为诗多逸气,五彩成文”。作品传世不多。《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壁鱼啃食图书,因而又被称“书虫”,读书人常常以“书虫”自喻。唐代的寒山和尚、宋代墨客陆游等,都曾赋诗,缘物体性,表达自己痴迷读书。当代作家黄裳、流沙河等人著述、写文章也常常以书蠹自比。
李远的五言律诗《咏壁鱼》托物言志,用象征手腕抒发心中感慨。墨客对壁鱼生活习气的不雅观察细致入微,并能紧扣其形象、习气和生态展开抒怀制定条约论。
首联描写了壁鱼的形色。壁鱼身体眇小,鳞光闪闪像银粉;打开书卷,四处乱爬。颔联用夸年夜手腕写壁鱼之多。抖落壁鱼、壁鱼落入砚池时,好似鱼儿漏网,又如飞泉奔流。颈联写壁鱼潜入书中筑穴安家,咬文嚼字。尾联为点睛之笔,承接上文,抒发议论:别看壁鱼身小形微,它游曳书海,餍饫诗书,阅尽天下宏文。
壁鱼这类“书虫”,浸淫书中,满腹经纶,作者借它倡导一种学习精神。
在措辞利用上,李远把稳选择和熬炼字句,写景状物,很见功力。宋人阮阅的《诗话总龟》引用北宋人潘若同的《郡阁雅谈》评论李远“体物缘情,皆尽臻妙”,这首诗可见一斑。
鸣谢:屈雅红(专栏作家 大学教授)
书法:河北阜城广播电视台总编 李江
你还读过哪些意境相似的诗词?欢迎在评论中给我们留言!
监制/陈真 主编/唐经刚
责编/张利英
编辑/崔其
美编/张津京
1号线上公共邮箱
yihaoxianshang@cctv.com
关注1号线上微信公众年夜众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大众年夜众号→右上角“+”→搜索“1号线上”
二维码
点击二维码→保存图片→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