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唱歌《赶海的小姑娘》

传授教化目标: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学会用欢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选择得当的打击乐器,并设计节奏,为歌曲伴奏。

3、认识F大调和降暗号、还原暗号。

传授教化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觉得很风凉。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本日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西席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好听这歌曲吗?(喜好)那好,本日我们就负责的学,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

2、提问:歌曲的感情是若何的?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3、学唱第一乐段

(1)老师范唱第一乐段,并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

(2)分句教唱四个乐句的歌谱,把稳音准。

(3)学生学唱第一乐段。

(4)辅导学生有稍快的速率、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个乐段。

4、学唱第二乐段。

(1)师范唱第二乐段,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它的感情和第一乐段有差异吗?

(2)师分句教唱三个乐句的歌谱,把稳音准。

(3)辅导学生认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并明确对歌曲的感情表现有什么浸染?

(4)学生学唱第二乐段,把稳唱准分外的节奏。

(5)辅导学生用连续的声音演唱第一、二乐句,唱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三乐句。

5、学唱结束句。

(1)师范唱结束句,提问:结束句的节奏与前面两个乐段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2)学生演唱结束句歌谱,把稳长音处的市价要唱足。

(3)演唱结束句。

6、完全演唱歌曲。
把稳要表现出愉快的心情。

7、学习F大调。

(1)讲解F大调的基本知识。

(2)认识降暗号、还原暗号。

三、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欣赏《大海啊,故乡》

传授教化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绪。

2、能随音乐哼唱歌曲,理解歌曲旋律的发展。

3、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4、学会发“u”的口型。

传授教化过程:

1、导入:发声练习,学习“u”音的口型。

2、播放歌曲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3、学生随着录音哼唱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有几个乐句?

4、学生再随着老师的歌谱唱一唱第一乐段,把稳节奏、音准。

5、师提问:在这个乐段中,有一个节奏型被告频繁利用,请你们找出来。

6、学生手打恒拍,用“ da”读节奏,老师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记法与市价。

7、提问:这个节奏型表现了什么?

8、学生再唱一唱第一乐段歌谱,并用手画出旋律线。

9、提问:第一乐段的旋律线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画面?

10、学生演唱第一乐段,把稳节奏准确、咬字清晰。

11、完成练一练旋律。

12、试唱第二乐段。
思考: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在音乐感情、旋律进行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第三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1、唱歌《小螺号》

2、活动《捕鱼归来》

传授教化目标:

1、能用欢畅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

2、认识反复暗号。

3、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捕鱼归来》的创编和演出。

传授教化过程:

1、学唱《小螺号》。

(1)导入:同学们认识海螺吗?吹过螺号吗?

(2)欣赏歌曲《小螺号》。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的感情是若何的?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4)学唱第一乐段。
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节奏有什么特点?辅导学唱歌谱,教唱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
提问:这一乐段有几个乐句?与第一乐段比较,它的感情、节奏有什么变革?师分句教唱歌谱、填词演唱。

(6)讲解反复暗号。

(7)完全演唱歌曲,把稳两个乐段的感情比拟。

2、活动《捕鱼归来》

(1)导入:同学们见过渔船回到码头的情景吗?请说一说。

(2)学生分别学习演唱海风、海浪、螺号、渔歌的音乐。

(3)全班创作《捕鱼归来》的情景。

3、教室小结:

这一课的学习,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韶光练习,一定要背熟歌词。

第四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欣赏《丰收欢快而归》

传授教化目标:

1、通过欣赏《丰收欢快而归》,感想熏染乐曲中不同的速率所表达的不同感情。

2、能够充分想象力,感想熏染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传授教化过程:

1、聆听乐曲片断,思考:这首乐曲是泰西管弦乐曲还是民族乐曲?为什么?

2、老师简介作品《东海渔歌》和曲作者。

3、分段欣赏——引子

(1)聆听音乐,并思考:领奏乐器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感情?遐想到什么画面?

(2)再次聆听,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想熏染?它的节奏、速率、力度有什么特点?

4、分段欣赏——A段

(1)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音乐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革?领奏乐器是什么?遐想到什么画面?

(2)看谱随音乐跟唱主题旋律,并剖析它的节奏、速率、力度的特点。

(3)学生用武断自满的声音演唱主题旋律,把稳长音处的市价要饱满。

5、分段欣赏——B段

(1)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音乐让我们想到了什么画面?它的速率、力度、节奏有变革吗?

(2)提问:这段主题和A段主题有什么联系?

(3)学生跟唱主题旋律。

(4)再次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具有我国民间锣鼓音乐的特点,它的锣鼓节奏是什么?

(5)出示节奏谱,辅导练习。

6、完全欣赏。

第五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1、小小演奏家《多年以前》

2、小小歌唱家《洋娃娃和小熊舞蹈》

传授教化目标

1、能够用口风琴闇练演奏《多年以前》,并节制穿指法和缩指法。

2、能够祝唱《洋娃娃和小熊舞蹈》曲谱,节制合唱的哀求,即音高准确、声音和谐。

传授教化过程

1、学吹口风琴曲《多年以前》

(1)提问:这个乐曲有几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2)试唱曲谱。

(3)提问:这首乐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该当如何设计它的力度变革?

(4)学生挥拍唱曲谱。

(5)学演奏口风琴。
学习穿指法和缩指法。

2、视唱《洋娃娃和小熊舞蹈》

(1)学生视唱年夜声部曲谱,思考:这首乐曲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演唱年夜声部曲谱,把稳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视唱低声部曲谱,把稳四度大跳的音准。

(4)学生分声部合唱。

(5)师生互助演唱。

(6)学生分声部合唱曲谱,把稳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第二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欣赏《草原放牧》。

传授教化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草原赞歌》,表达对草原的赞颂。

2.能听辨出乐曲的主题是根据《草原赞歌》的旋律改编的,能准确分辨乐曲两个部分。

3.认识琵琶,并能在音乐等分辨琵琶和双簧管的音色。

传授教化准备

碟子

传授教化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

二、欣赏音乐《草原放牧》

1.听录音。

2.学唱歌曲《草原赞歌》

(1)这是美术片《草原小姐妹》的主题歌。
《草原放牧》的主题便是根据这首歌曲的旋律改编的。

(2)勾引孩子们分辨歌曲调式和前两个乐句的旋律特点:调式是羽调式,结尾音是la。
前两个乐句利用了同尾换头的创作手腕,除了第一小节不同外,其他部分的旋律都是相同的。

(3)随伴奏再次演唱。

3、欣赏《草原放牧》的引子和第一部分。

4、欣赏第二部分。

5、完全欣赏

6、教室小结。

第二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歌演出《老鼠和大象》。

传授教化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和谐地演唱合唱部分。

2.能与老师互助演出,用歌声和带节奏的念白“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知道《老鼠和大象》的寓意。

传授教化准备

碟子

传授教化过程

一、编创导入。

1、师按节奏读歌词片段,勾引孩子们关注歌词及其节奏的特点。

2、孩子们按节奏朗读歌词,老师敲击节拍。

3、孩子们用 do、re、mi、sol 即兴编创一句歌词的旋律,西席先示范。

二、初听歌曲

1.西席范唱或播放歌曲,听辨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与合唱),并勾引孩子们听出歌曲唱了若何的一个故事。

2.西席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三、学唱歌曲。

1、视唱第一乐段歌谱。

2、演唱第一乐段歌词。

3、合唱第二乐段。

4、完全演唱第一段歌词。

5、完全演唱歌曲。

四、合成演出,结束本课

第三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欣赏《哪吒再生》

传授教化目标:

1. 能分辨《哪吒再生》四个部分的音乐在速率、节奏和感情上的特点。

2.能遐想四个部分的音乐表现的情景。

3.能随音乐分辨四个部分。

教具准备:

碟子

传授教化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勾引孩子们一起讲述哪吒的故事,再讲述《哪吒再生》的故事,引出我们来听一听,音乐是若何表现这个故事的。

二、欣赏《金光洞里》。

1、播放音乐,勾引孩子们分辨音乐的速率、感情及遐想到的情景

2、小结:乐曲开始,扬琴奏出轻轻的震音,缓慢的速率,表现了哪吒的师傅把银丹放入用藕作身体、荷叶作衣衫的“人”形中。
随着主题多次反复,葫芦里喷洒出金水,荷花也放射出残酷的金光。

三、欣赏《哪吒清醒》

1、播放音乐,勾引孩子们听辨音乐的速率、音色、感情及遐想到的情景。

2、小结

四、欣赏《师徒相见》

1、勾引分辨音乐的速率、感情及遐想到的情景。

2、小结。

五、欣赏《出发报仇》

1、勾引分辨音乐的速率、三连音、感情及遐想到的情景。

2、小结。

六.完全欣赏。

师:同学们,金复载叔叔写的《哪吒再生》精彩吗?你们喜好吗?那好,咱们再听一遍,把你感想熏染到的都表现出来!

七、聆听小结

第四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唱歌《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传授教化目标

1、能用诙谐的声音和表情演唱歌曲。

2、认识倚音暗号,并准确演唱。

3、能复述针言“守株待兔”的故事,懂得并说出它的寓意。

传授教化准备

碟子

传授教化过程

1、故事导入

师生共同讲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出课题。

2、学唱歌曲

(1) 感想熏染感情:

老师范唱或播放歌曲,勾引学生听辨歌曲的感情;

学生对幽美、欢畅感情的音乐体验较多,对诙谐感情的音乐作品打仗较少,可以歌曲的倚音和风格勾引学生感想熏染歌曲的感情。

(2) 初步学唱:

跟老师听唱前两个乐句,提示第一乐句的倚音,以及第二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与顿音的演唱。

老师勾引学生创造第三四乐句旋律的进行特点;每个乐句中有两个旋律完备相同的乐节。
辅导学生自己视唱,提示十六分音符的四个字要吐字清晰,以及倚音和波音的演唱要准确。

跟老师听唱第五乐乐句,提示一字多音以及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

完全演唱第一段歌词。

视唱第二段歌词,提示准确地按反复跳越暗号演唱。

3、处理歌曲

(1) 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在演唱时要把稳分 句。
歌曲可分为五个乐句。
前四个乐句都有四小节,一乐句一换气。
第五乐句是扩充乐句,六小节,可在第二小节后换气。
整首歌曲要唱得连贯、诙谐。

(2) 勾引学生设计不同的力度和速率演唱,表现 出老农夫开始的得意和后来的失落望等感情。

(3) 这是一首诙谐的歌曲,演唱时要把稳表情和声音的特点。

4、演出小结

在唱会的根本上勾引学生分组演出,每组可有演唱,演出。
师生评价。
末了,挑选一些演出好的学生进行展示,全体同学演唱结束音乐课。

第三单元

我们的野外

第一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唱歌《我们的野外》

传授教化目标

1、能在老师的勾引下随音音律动,感想熏染音乐带来的田园意境之美。

2、能用幽美伸展的歌声描述俏丽的田园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3、认识连线这一音乐符号,理解其在音乐中所起的浸染,并在实践中学会利用。

传授教化过程

一、组织传授教化

二、学唱歌曲《我们的野外》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想熏染音乐的感情

3.学生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学唱

(2) 再演唱时要把稳六处弱起小节

(3)在演唱过程中老师辅导学生纠正缺点的地方

(4)采取不同办法演唱(例如: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三、小结

本日,我们学习了一手非常俏丽的歌曲,使我们感想熏染到了大自然的美。
秋日到了,同学们在空隙时仔细不雅观察一下,北方秋日的野外是什么样的。

第二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唱歌《野外在召唤》

传授教化目标

1、认识顿音暗号、重音暗号和换气暗号,并能够精确利用于演唱。

2、能用弹跳、欢畅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3、勾引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样平常的歌词中感想熏染大自然的美,使学生理解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

传授教化过程

一、组织传授教化

二、学唱歌曲《野外在召唤》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想熏染音乐的感情。

3.学生学唱歌曲。

4、表现歌曲。

三、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描写野外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首和野外有关的外国歌曲,同学们你们更喜好哪一首呢?

第三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活动《田园随想》

传授教化目标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根据学生的想象,用自己节制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风景。

3、搭建一个感想熏染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平台,培养学生音乐与生活的想象力。

传授教化过程

1.音乐导入

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野外的召唤》

2.欣赏油画《千草车》。

3.欣赏《间奏曲》。

4.唱歌《我的家园》。

5.朗读《麦哨》选段。

6、启示学生想一想,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哪些艺术形式表现田园风景。
(如舞蹈、雕塑、影像等)

7、学生分组谈论并演出,用各自善于的艺术形式为大家描述一幅田园风光的美景。

第四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1、小小作曲家

2、小小演奏家《小步舞曲》

传授教化目标

1、能够理解“同尾换头”的音乐创作手腕,并能用这种创作手腕旋律。

2、能够用口风琴闇练演奏《小步舞曲》,节制跨指法。

传授教化过程

1.小小作曲家

2.学吹口风琴。

第四单元

山乡牧童

第一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唱歌《牧童》。

传授教化目标

1、能用轻快、通亮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歌曲《牧童》,表现歌曲欢畅的感情。

2、认识升暗号“#”,能在歌曲演唱中唱准“#4”。

传授教化过程

1.复习歌曲《我们的野外》《野外的召唤》

2.初步感想熏染歌曲《牧童》。

(1)师简介歌曲,学生聆听录音,整体感想熏染歌曲的感情,熟习歌词内容。

(2)整体聆听歌曲,设计手尖轻拍桌子的声势动作,随音乐参与表现,熟习歌曲旋律。

(3)师: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结束句是哪个乐句的变革重复?

3.学唱歌曲。

(1)学唱年夜声部

(2)学唱低声部

(3)和声音程合唱练习

(4)合唱歌曲

4、总结。

5、作业

第二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1、欣赏《牧童短笛》。

2、认识音乐家贺绿汀

传授教化目标

1、能负责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感想熏染乐曲欢畅的感情,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意境,节制作品的曲式构造,熟习作品音乐主题。

2、理解贺绿汀的平生及代表作品。

传授教化过程

一、复习演唱歌曲《牧童》

二、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1、聆听全曲,思考: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是独奏还是合奏?说一说乐曲带给你的整体感情体验。

2、聆听全曲,师勾引,听辨乐曲构造。

三、比拟聆听乐曲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勾引找出音乐的变革。

四、比拟聆听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先从听觉上感知两个乐段音乐的异同,再出示两个乐段旋律片段,唱一唱曲谱,比较旋律的异同。

五、简介中国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变奏的创作手腕。

六、哼唱第一乐段音乐主题,并熟记。

七、提示乐曲名称,认识曲作者贺绿汀。

八、完全聆听乐曲。

第三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唱歌《村落晚》。

传授教化目标

1、能用幽美、抒怀的声音演唱歌曲《村落晚》,表现出歌曲宁静、俏丽的意境。
能背唱这首歌曲。

2、认识反复跳越暗号,能在歌曲演唱中精确表现反复跳越暗号。

传授教化过程

一.复习歌曲《牧童》

二、节奏及视唱演习。

三、学唱歌曲

1、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它的感情是若何的?它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2、学唱第一乐段

3、学唱第二乐段

4、完全演唱。

第四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1、欣赏《牧羊姑娘》。

2、欣赏《山童》。

传授教化目标

1、能负责欣赏双簧管独奏曲《牧羊姑娘》,感想熏染乐曲忧伤的感情,认识双簧管,理解双簧管的音色特点,熟习乐曲的音乐主题。

2、积极欣赏合唱曲《山童》,感想熏染合唱歌曲的艺术表现特点。

传授教化过程

一.复习演唱《牧童》《村落晚》。

二.欣赏《牧羊姑娘》。

1、认识双簧管

2、整体聆听双簧管独奏曲《牧羊姑娘》,感想熏染双簧管的表现力。

3、西席简介乐曲。

4、演唱歌曲第一乐段歌词,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情绪。

5、整体聆听乐曲,听辨乐曲的构造。

三.欣赏《山童》

1.播放合唱视频,初步感想熏染合唱的艺术表现力。

2.分段欣赏

3、完全欣赏歌曲,并记录歌曲的构造。

第五单元

欢腾的节日

第一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唱歌《快乐的泼水节》

传授教化目标:

1、知道《快乐的泼水节》是具有傣族风格的歌曲,并能用甜美的声音完全演唱歌曲。

2、能够完全视唱歌谱。

3、感想熏染傣族歌曲的特点,引发学生连续学习傣族音乐的兴趣。

4、能够随音乐跳傣族舞

传授教化过程:

一、聆听导入

播放录音《快乐的泼水节》。

师:这首歌曲具有哪个少数民族的风格?

二、视唱歌谱

1.老师先容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公民最隆重的年节和歌舞节日,每年清明后十天左后举行,周恩来总理也曾经参加过泼水节,与傣族公民共同泼水祝福。
在泼水节里人们在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民间舞蹈家扮成孔雀的样子,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在江河中进行龙舟比赛,岸边的人们唱着歌端着米酒,准备敬献给得胜者。
歌手们边唱边爬上竹梯点燃钻天烟火,气氛十分热烈,活动从黎明直至深夜。

在欢快的泼水节里,少年儿童也加入了泼水的行列,我们本日将学唱的歌曲便是表现傣族公民欢度泼水节情景的。

2.再听录音,边看歌谱边听,数一数乐曲有几个乐句,说一说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视唱第一乐句歌谱,老师监听演唱是否准确,及时纠正。

4.完全视唱歌谱。

5.随伴奏视唱歌谱。

三、学唱歌曲

1、考试测验演唱第一段歌词

2、完全演唱歌曲

3、检测

四、不雅观看傣族舞蹈视频

选择喜好的舞蹈动作模拟跳一跳。

第二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欣赏《金蛇狂舞》

传授教化目标:

1、知道乐曲《金蛇狂舞》的演奏形式是民乐合奏,以及乐曲表现了端午节时人们兴趣勃勃地赛龙舟的情景。

2、能够影象A乐段主题旋律。

3、感想熏染乐曲中打击乐器及“一领众和”的形式所塑造的热闹气氛,并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传授教化过程

1.初听全曲

(1)聆听全曲,思考:这首乐曲带给你什么心情?你的面前涌现一幅若何的画面?乐曲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2)再聆听全曲。

师:这首乐曲有几个乐段?哪个乐段的主题给你印象最深?

2.聆听第一乐段。

3.聆听第二乐段。

4.聆听第三乐段。

5.表现全曲。

第三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欣赏《火把节之夜》

传授教化目标:

1、能够参与音乐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表达对聆听到的音乐的感想熏染。

2、知道《火把节之夜》是一首具有彝族风格的中阮独奏乐曲。

3、初步理解中阮的形状、演奏方法,听辨中阮的音色。

4、能够听辨乐曲中的不同乐段感情与速率的变革。

5、能够听辨乐曲的构造。

传授教化过程

1.先容中阮

2.欣赏《火把节之夜》。

(1)初听乐曲

(2)出示标题,先容火把节

(3)分段欣赏——引子

(4)分段欣赏——第一乐段

(5)第二乐段

(6)完全欣赏

3、检测。

第四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1、唱歌《那达慕之歌》。

2、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传授教化目标:

1.用通亮的声音、飞腾的感情完全演唱歌曲《那达慕之歌》,表现出那达慕大会热闹的场面。

2.能够主动地用力度的变革来表现歌曲,感想熏染力度变革给歌曲带来的不同效果。

3.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乐于与他人互换、互助,培养创造能力和互助能力。

4、能够综合演出《那达慕之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神往之情。

传授教化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到云南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又到四川参加了彝族的火把节,还去了新疆,感想熏染了塔吉克族盛大节日的热烈场面。
本日,我们要到内蒙古大草原,参加蒙族公民盛大的群众性体育文艺集会“那达慕”。

二、简介“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一样平常都在初夏召开,届时周遭数百里的蒙族公民聚会在一起,进行摔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还进行商品交易和互换生产履历、评比劳动模范等,民间艺人还到处演出“好来宝”,真是热闹非凡!
你们看,蒙古族公民正在欢庆他们的那达慕盛会。

三、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1.播放歌曲的范唱录音。

师:这首歌曲具有哪个少数民族风格?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2.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

3.学唱歌谱。

4.学唱歌词。

5、检测。

四、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五、综合演出。

第六单元

八音盒

第一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唱歌《愉快的梦》

传授教化目标 :

1、能用柔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愉快的梦》,表现愉快的意境。

2、认识6/8拍号,并用6/8拍号的声势为歌曲伴奏。

传授教化过程:

一 、发言导入。

二、听赏歌曲

1、初听歌曲

(1)播放《愉快的梦》。

师:歌曲的感情是若何的?带来什么样的感想熏染?

(2)小结

2、复听歌曲

(1)播放录音

师:同学们听一听,小朋友梦见了什么?

(2)小结

3、学唱歌曲。

(1)按节奏朗读歌词,师勾引把稳语气要柔柔。

(2)师唱第一部分歌谱,学生用“ lu”哼唱,把稳轻声高位置。

(3)再次聆听歌曲,听辨歌曲分为两个部分。

(4)学唱第一部分。

(5)学唱第二部分。

(6)跟音乐完全演唱歌曲。

4、学习八六拍

5、表现歌曲

6、演唱小结。

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

《侗家儿童多快乐》

传授教化目标:

1.能用朴拙的声音演唱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

2.能准确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做到声息绝连。

3.能积极参与合唱,用自然的声音合唱歌曲。

传授教化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居住着多少个少数民族?本日老师要带你们去侗族看一看。
你们理解侗族吗?”

(播放侗族图片,师简介侗族居住地--侗族紧张居住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衣饰、风雨桥、鼓楼及习俗等)

师:“你们想不想走进侗族山寨,聆听一下那里的歌声?”(播放侗族大歌简介视频)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

师:“侗族山寨美吗?侗族大歌美吗?

师:“侗族的小朋友正唱着侗族大歌向我们打呼唤呢,他们的歌声有什么感情呢?”

(再听一遍)

师:“恩,是两条旋律同时在演唱,这便是侗族大歌的魅力所在,也便是我们常日所说的合唱。
你知道合唱的优点吗?——能让声音更加饱满、好听。
” 师:“侗族的小朋友想约请我们去山寨做客,但进入山寨的条件是得学会演唱他们的侗族大歌,你们敢寻衅吗?先看一下节奏。

2、学唱第三、四乐句

(师出示两个声部的节奏谙,分别练习。
闇练后,分组进行节奏合奏)

师:“能让两条节奏同时进行吗?”

(师生互助或分两个小组进行)

3、学唱第一、二乐句和第五、六乐句。

(1)播放歌曲,聆听并默唱合唱部分。

(2)师生互助演唱歌曲,学生演唱合唱部分,师演唱其他旋律。

(3)重点练习休止符。

(4)学生随着师的歌谱填词演唱。

4、完全演唱歌曲

5、讲解第五音调式

三、教室小结

第三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传授教化目标:

1.能感想熏染乐曲热烈、旷达的感情,并能哼唱、影象乐曲的主题。

2.能分辨乐曲的三部曲式构造。

3.知道《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创作的。

传授教化过程:

一、视频导入,初步感想熏染全曲。

师:孩子们,你们听过音乐会吗?谁能见告大家听音乐会时该当把稳什么呢?

师小结。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音乐会录像。
听到这首乐曲,你们都想知道些什么?

师小结补充。

二、分段欣赏

1、A部分——第一主题

2、A部分——第二主题

3、B部分

三、完全欣赏

四、作曲家先容

五、欣赏总结

六、教室小结。

第四课时

传授教化内容:

欣赏《马刀舞曲》

传授教化目标:

1、能感想熏染乐曲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并能体会音乐描述的不再场景。

2、能分辨乐曲的两个主题,并能感想熏染两个主题在感情上的不同。

3、认识乐器手风琴,理解并能分辨手风琴的音色。

传授教化过程

一、视频导入

二、认识手风琴

1.播放歌曲,勾引学生分辨手风琴的音色和音乐表现的紧张激烈的感情。

2.小结。

3.听辨手风琴音色。

三、分段欣赏

1、引子

2、第一部分

3、第二部分

4、尾声

四、完全欣赏。

五、拓展欣赏

1、简介作者

2、欣赏管弦乐曲《马刀舞曲》

六、概述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