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写到泉币的是《诗经》,个中的《小雅.菁菁者我》篇写到:“既见君子,赐我百朋”。
“百朋”即指贝币,这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西汉时的《白头吟》记载:“愿得齐心专心人,白头不相离,男女重意气,何用钱刀为?”“钱刀”指的是战国期间行用的一种刀币,诗中描述的是司马相如欲聘一美女为妾,卓文君即写诗相劝,暗示用泉币买来的爱情不能长久。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自主后,铸造行用了多种奇特的货币,他铸造的“一刀平五千”俗称“金错刀”,制作极为精美,风格典雅凝重,后世文人雅士曾多次讴歌它,张衡的《四愁诗》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错金刀

杜甫有诗曰:“金错囊徒罄,银壶酒易赊”,韩愈有诗曰:“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

诗词咏泉币领略千年前的悲欢离愁

明刀

东汉初年有诗《蜀中童谣》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唐代刘禹锡的《蜀先主庙》诗云:“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五铢钱即汉朝货币,流利了700 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利用最久的泉币,被称为“古钱寿星”,成为历代货币的定型标准。

五铢

盛唐期间,咏钱诗颇多,诗仙李白《答朋侪》中记载:“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同时在《答五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又记载:“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破轻”。
诗圣杜甫《最能行》中曰:“速今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唐代天宝年间尚书郎张谓有《题长安壁主人》诗云:“众人结交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若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五铢这首诗激烈地讽刺了拜金主义的炎凉世态。

指斥金钱拜物教恶行的再一首力作,是宋朝毗陵(今江苏常州)一位十六岁的李姓姑娘的《咏破铜钱》:“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的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诗中描述的即唐朝货币开元通宝,这种泉币铸成后,五铢钱破除,货币从记重的铢两制演进到按数计值的制度。
表示了代价尺度的一元化,这是我国货币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李姓姑娘的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破钱的形象,后两句语浅意深,一针见血的道破了金钱的恶行实质,在那阴郁腐烂的社会里,金钱是万能的,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

开元通宝

宋朝天子宋徽宗政治上昏庸,生活上穷奢极欲,但他却有高超的冶钱技能,与王莽合称为我国古代铸币的两个好手,他亲笔冶铸的铁钱最为精美,但仍有人写诗讥讽:“风骚天子出崇不雅观,铁划银钩字字端,闻到蜀中铜货少,听凭玩铁买江山”。
事实上,这些铁钱是不敷值的,无论其外表多么精美,宋天子亲书的钱文多么俊秀,它终久比不上铜钱。

元代泉币研究者吴莱有诗曰:“我不雅观泉志颇识钱,古今钱品不一传。
历代铸金史糜记,泉府积币开其前。
五铢半两日已变,榆荚鹅眼争相缘。
重轻子母信有制,周廓肉好俱完备……”。
这首诗简要的阐述了泉币的发展,同时见告我们,历代流传至今的货币很多,史籍上都有记载。

明代著名画家沈周有一首《咏泉币》诗云:“个体微躯万事任,似泉流动利源深,平章市场无偏价,泛滥儿童有爱心,一饱莫充输白米,五财同用愧黄金。
可怜别号为赇赂,多少英雄就此沉”。
这首诗描述了古钱的职能,形体眇小的泉币担当着万物交流的媒介,在像泉水般的流利过程中,产生着无穷的财利,公道评判着万物的价格,连天真的小孩对它都产生贪爱之心,虽不能饱腹却赛过白米,各种泉币同时利用,使黄金都感到羞愧,但是有人拿它贿赂,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沉沦。
作者以蕴藉手腕告诫众人对钱要精确认识,不要行贿受赂,否则就会因此而身败名裂。

崇宁重(通)宝

清代著名墨客袁牧写了一首《钱》诗:“百物皆可爱,惟钱最寡趣,生时招不来,去世时带不去”,这后两句是事实,是真理。
清代孙源湘有《黄金叹》曰:“千金买颜色,万金买肺腑,见人口朴讷,黄金自能语”,这首诗淋漓尽致地戳穿了金钱主宰统统的极不公正、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

供应更多泉币美文美图。
收资讯,涨知识,打造最得当泉友的泉币收藏圈!

请点击下方订阅”泉币”或微信搜索 a13306022111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