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劳劳亭》

这二十四首唐诗短到极致也美到极致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东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当年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选评】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朋侪时的感想熏染,并借咏史以喻今。
前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墨客送别朋侪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墨客的感慨。
全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选评】这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致,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年夜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选评】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豁亮清明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质的激情亲切赞颂和高度自傲。
全诗简练真切,比兴奥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质自况,耐人寻味。

《长干行》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选评】《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墨客久别回籍,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繁芜的心情。
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生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选评】此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埋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全突出。
诗采取入声韵,韵匆匆味永,刚劲有力。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选评】这首诗全诗率意造语,直吐胸臆,语句简捷,感情强烈。
“十年磨一剑”之“磨”,含有打造、磨制之意。
花了十年的功夫,这剑自然非同一般。
“霜刃未曾试”,即非常锋利的宝剑还没有用过,便有“跃跃欲试”之意。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即本日把它拿出来给您看,目的是如果您见告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我就可以仗剑扶危。
此处的“剑”,用的是比喻象征意义,托物言志,抒写作者十年寒窗,磨炼才干的生涯和远大的空想抱负。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薄暮。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去世。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

【选评】这首诗描述了在烈日当空的中午农人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人终年费力劳动的生活,末了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墨客对农人朴拙的同情之心。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落吞吴。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选评】此诗的艺术特点因此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墨客归心殷切。
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因此客不雅观景物与主不雅观感想熏染的不同来反衬墨客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来源:中华诗文学习微信公众平台

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