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之崔颢与李白

历代文人墨客,关于四大名楼的诗作数不胜数,关于黄鹤楼的就有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被称为全唐诗的七律之最,可见地位之高。

《黄鹤楼》 崔颢

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关于中国四大年夜名楼的诗词名篇脱口而出的有若干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显然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一经脱手,便传遍大江南北。
诗仙李白到黄鹤楼游览,不能不有所感悟,也不能不引发他的诗情,可是李白满腔的诗情被崔颢的大作所压制,一时之间找不到赶过一筹的诗作灵感,于是李白曾留下一首打油诗曰:“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面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首打油诗,大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
”的感叹啊!

可是诗仙绝非浪得浮名,李白从黄鹤楼悄然离开,没有留下名篇,这不是李白的风格!

要知道李白可是有“铁杵磨成针”的典故傍身,一定是有一种绝不认输的劲头儿的。
为了一雪前耻,李白挥笔写下了三首诗,竟然都与黄鹤楼干系。
可见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一首诗超越不过去,那么就用三首诗来全方位媲美吧!

《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楼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上苍外,二程度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我们背崔颢的《黄鹤楼》之时,就会遐想到李白的这首《金陵凤凰台》,读起《金陵凤凰台》之时,脑海中一定浮现出崔颢的《黄鹤楼》,仔细看李白的这首《金陵凤凰台》,那是高仿崔颢之作,从首联的相似度,到尾联的高度相似,都让人很心疼李白创作此诗之时,仍旧受崔颢压制的痛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

这首诗除了诗名之中含有黄鹤楼之外,更见证了李白粉孟浩然的另一例证,李白曾有“吾爱孟役夫,风骚天下闻”的诗句,便是表达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
而杜甫有十几首诗中直接表达对李白的倾慕之情,这也就形成了唐朝墨客的仰慕单向循环的怪圈。

回到我们的话题,李白写了这两首与黄鹤楼干系的诗词之外,更是准备从细节入手,好好的表达一下崔颢所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于是有了:

《鹦鹉洲》 唐 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喷鼻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纵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鹦鹉洲就在武汉黄鹤楼可以远眺的位置,这首诗的构造与崔颢的《黄鹤楼》仍旧高度类似,只不过李白是从鹦鹉洲的细节处着眼,然后从风景描写自然过渡到个人思绪的孤独寂寞冷。
大有一种“寂寞沙洲冷”的觉得,不过这要到宋朝苏轼才能亲自体悟出来。

岳阳楼之杜甫、范仲淹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
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时的形制与格局。

诗圣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可谓是一无一有之间尽显孤独,莫非古人登高必有孤单寂寞之感?

登岳阳楼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昼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数百年后宋朝的范仲淹,谥号文正(后来的司马光也得到此谥号),写的《岳阳楼记》可谓千古名篇,便是在重修岳阳楼之时写就的。
登楼之后,感极而悲。

《岳阳楼记》节选 宋 范仲淹

予不雅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观也,古人之述备矣。
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峰潜形,商旅弗成,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滕王阁之王勃

关于滕王阁,就不准备其他人的诗作了,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力压群雄,个中的名句数不胜数,后人依此文又衍生出四十个针言,切实其实是不给其他文人活路了。
以下摘录几句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的篇末,王勃还有一首七律作为文章的高潮,让人更加钦佩他的才华。

《滕王阁诗》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鹳雀楼之王之涣与畅当

鹳雀楼的诗作非常多,可查的便是几十首以上,不过王之涣的这一首相当有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为了不显孤单,配上同朝代的畅当的同名诗作。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唐·畅当

迥临飞鸟上,赶过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蓬莱阁之苏轼、辛弃疾和丘处机

蓬莱阁建于北宋,以是没有唐朝墨客的佳作,不过宋代的大神们可是写了很多关于蓬莱阁的诗篇,比较有代表意义的选出苏轼、辛弃疾,还有,对,便是丘处机,很多金庸迷一定熟习。

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

[宋] 苏轼

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

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阳侯杀廉角,阴火发光彩。

累累弹丸间,琐细成珠琲。

阎浮一沤耳,真妄果安在。

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垂慈老人眼,俯仰了大块。

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

明年菖蒲根,连系不可解。

倘有蟠桃生,旦暮犹可待。

汉宫春 会稽蓬莱阁不雅观雨

[宋] 辛弃疾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
回顾听,月来日诰日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苏州。
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
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
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蓬莱阁 景金本注云,二首本名秦楼月 仙山

[元] 丘处机

蓬莱阙。
漫漫巨海深难越。
深难越。
洪波激吹,怒涛翻雪。
玉霄东畔曾闻说。
虚无一境天然别。
天然别。
鳌山不动,蜃楼长结。

中国四大名楼,承载了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这些文人雅士的千古佳作,已经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