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霖铃·寒蝉悲惨》
宋代:柳永
寒蝉悲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这一篇《雨霖铃》写的是哀婉动人,把词人和恋人分离时的不忍和痛楚全都注入词作,让古往今来有离去之苦的人们读到这首词都有切身感想熏染。
2、《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这句诗如果放到整首诗中理解,它彷佛不是描写个人感情,而是一种不被朝廷重用的感慨,苏轼一贯想奋发有为,但一贯得不到重用,并被一贬再贬,以是这里的“多情\"大众\公众无情”大概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遐想。
3、《不雅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面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这首诗用拟人手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逐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抒发自己喜好读书之情,颇有传染力。
4、《赠别》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烛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述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彷佛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
5、《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随意马虎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词中抒写了人生的离去相思之苦,以无情与多情为难刁难比,继而以详细比喻从反面来解释离去后的无尽思念之情。
6、《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清代: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惜别拈喷鼻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顾处,泪偷零。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是写怀念亡妻的。或许是纳兰以为在自己妻子还活着的时候,他还顾虑着表妹,对妻子有亏,如今想来人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而今人不在了,只有偷偷堕泪的份了。
7、《寄人》
唐代: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墨客长于通过富有范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奥深厚弯曲的思相感情,利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须要更多措辞,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8、《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代: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落地的战役,而因此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腕,描述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落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见的抗金战役的前景。
由于古人以“多情”入诗的作品实在太多,本日就先写到这里了,后续有韶光再和大家分享更多的内容。下面我们做个小活动,请各位网友说出一句含“多情”两字的诗句(可引用,也可以原创),仅为互动,无分外哀求,只要顺口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