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在《赠孟浩然》中直言“吾爱孟役夫,风骚天下闻”,妥妥的小迷弟一枚。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又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孟浩然却从没有给这位粉丝回赠一首。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可怜的老杜,他是李白的小迷弟,同样给李白高唱赞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也有思念之声“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但是李白却没回赠过他。
这三个人,嗯,有趣。
能让李白变身花痴小迷弟的,恐怕就只有谢眺和孟浩然了。

孟浩然虽然诗名满天下,但是他布衣终老生平未曾入仕。
不是他无意于仕途,而是贰心神往之却不能至。
他曾经给宰相张九龄写过一首干谒之诗,以图得到引荐进入仕途,但是末了也未能如愿,不过值得欣喜的是他的这首诗歌广为传唱流传千古,它便是大名鼎鼎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名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干谒抒情不露声色不合凡响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不雅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整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二者结合的天衣无缝。
八月的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势壮大,云梦二泽雾气蒸腾朦胧了天地,水波咆哮彭湃冲击着彷佛要撼动全体岳阳城,景象开阔壮大气势非凡。
紧接着,站在湖边的孟浩然,怅惘抒怀,想要度过湖水却没有船只,布衣不仕实在是有愧于圣明天子,坐不雅观垂钓者悠然清闲,但也只能徒生倾慕之情了。

孟浩然给张九龄写这首诗的目的,便是自我介绍以求汲引。
只是由于他好面子,不好直接解释,就借助诗歌委婉地表露心迹。
他须要舟楫来横渡烟波,须要垂钓之具来感想熏染闲情,意思正是说他须要张九龄的引荐来钻营一官半职踏上仕途。
舟楫垂钓与前文的洞庭湖水完美衔接,又与钻营引荐的心意奥妙结合,不露声色却又声情俱见,堪称绝妙。
相信很多人读到它的时候都不知道原来它还有这样一层意思。

描写洞庭湖的诗作有很多,但是能与孟浩然这一首相反抗的,恐怕就要属老杜的《登岳阳楼》了。
二者的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昼夜浮”雄伟浩瀚、气候万千,令无数文人墨客叹服罢唱,皆是罕见神奇之作。
如果非要让孟浩然跟老杜这两首作品见个高低,你会支持哪一个呢?

本次文章就写至此处。

天涯相逢即是有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评论互换各抒己见,一起欣赏磋商文学。

苏轼中秋之词不但《水调歌头》,还有这一首黯然销魂的《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