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尾月二十三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部分南方地区是尾月二十四)。
小年期间紧张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候,表达了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欲望。

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假以吉日,读古诗,赏民谣,与诗友们共赏诗词里的小年风味。

祭灶诗

宋-吕蒙正

诗词鉴赏此是人世祭灶时诗词中的小年风味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上苍;

玉皇若问人间事,浊世文章不值钱。

祭灶与邻曲散福

宋-陆游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尚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尾月二十三日郡厅祷雪

宋-周紫芝

半昏灯火宿斋房,惊见梅梢破蜡黄。

夜静月斜帘不卷,步虚声里得花喷鼻香。

行都饯岁

宋-孙嵩

插架馀残历,挑灯忆故乡。

年光蛇赴壑,羁旅雁随阳。

禁阙迎傩鼓,邻街祭灶喷鼻香。

英雄须独立,随意马虎鬓毛苍。

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出生去世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小年日,仍宿北山

元-范梈

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

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

壬戌尾月二十三日即事

近当代-张中行

令节多惊两鬓霜,凤城冬去日初长。

天街几许迎春会,无复糖瓜送灶王。

小年夜大迎春雅集有作

近当代-周燕婷

江山晴入画,碧水映朱轮。

国冀长安策,人怜发小亲。

鸣鞭催快马,把酒忆前尘。

整顿闲感情,开帘待好春。

清平乐-小年夜大庶之出关赋此寄慰

近当代-熊东遨

回家就好,不必生烦恼。

木未成阴风要扫,病叶由他去了。

残冬纵有深寒,可能阻得春还?

一夕羲轮驰过,依然绿水青山。

小年日坐肖处待之,记前数诗,更作此

近当代-卢青山

独待空窗人不还,且凭纸笔遣清閒。

我传一法君须记,愁里作诗笑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