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寒食寄京师诸弟》,亦是一首表达伯仲情深的千古名作。
它出自于唐代墨客韦应物之手,是韦应物恰逢寒食节即兴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
在这首诗中,韦应物运笔空灵,蕴藉深婉,情景交融,可以说是极尽陪衬之妙,将伯仲情深的主题在短短4句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即便是千年后的本日读来,依然能引起共鸣和感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写给弟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4句便道尽手足情深

首句“雨中禁火空斋冷”,韦应物便即景拈来,就事写出,描写了寒食节当天的凄冷环境气氛。
它的意思是说,在雨中家家户户都禁绝烟火的节日里,空荡荡的旅斋显得格外的孤独生僻。
从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韦应物着重突出了一个“冷”字。
无论是寒冷的景象之冷,还是寒食节的节令之冷,亦或是旅斋的孤独之冷,无不令人倍感凄冷。

次句“江上流莺独坐听”,即墨客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结合首句我们可以得知,由于空荡荡的旅斋,墨客还是决定出去走走,于是便看到了春潮涌动的江水,听到了悦耳欢啼的黄莺声。
本是春天中充满勃勃活气的景象,但是在韦应物的笔下,却显得孤独和惆怅。
这些感情都集中表示在一个“独”字上了。
不禁会让人产生疑问,诗人为何如此呢?

末了两句“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原来墨客在寒食节这天,想到了弟弟,想到了故乡。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端着羽觞赏花时想起了远在杜陵老家的几个弟弟,此时那里该当是野草青茫一片了。
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
这里指韦应物的故乡,也便是当时的京师。
而墨客寄想象于故乡的寒食景致,更能陪衬伯仲情深。

其余,韦应物的这句“杜陵寒食草青青”,取意于《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所不同的是,韦应物这句蕴藉深婉,蕴藉有味,既表达了对弟弟、对故乡的思念,也透露了自己的归意。
以景结句,在情景交融的和谐意境中,伯仲情深无疑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综不雅观韦应物的这首诗,从环境写起,“雨中”、“禁火”、“空斋”,极言孤寂凄冷的氛围,思乡念亲之情实则已寓个中。
写到动作,“听莺”、“把酒”、“看花”,以乐景写哀情,陈说无法排解的思乡念亲之情。
后写故乡杜陵的芳草萋萋,以景结情,蕴藉隽永。
总的来说,它只有短短4句,便道尽伯仲情深,千年后依然能引起共鸣。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