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菊》
宋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肯枝头抱喷鼻香去世,何曾吹落北风中。
如何影象?
题目:寒菊。咏菊花迎寒绽放的精神。
墨客:郑思肖(1241~1318)宋末墨客、画家,今属福建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趙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
诗词:
第一句:花开不并百花丛。
菊花开放在秋日,不同于百花开放在春天,唯有他独自迎着秋寒绽放。
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
首句点出菊花的分歧凡响,独自开放,不与百花争艳。
第二句:独立疏篱趣未穷。
写菊花的内心秉性,虽然独自开放在秋日,并未以为孤单无聊,而是得意其乐。
疏篱:稀疏的竹篱。
一个“独”,一个“疏”突出了菊花高洁刚毅,真醇得意的自然之趣。
三四句:宁肯枝头抱喷鼻香去世,何曾吹落北风中。
宁肯在枝头之上枯萎而去世,也不愿意吹落在北风之中。这两句化用朱淑真《菊花》诗“宁肯枝头抱喷鼻香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但更加深奥深厚,意蕴也更加深厚。
抱喷鼻香去世:指菊花凋落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以是说抱喷鼻香去世。
这两句语带双关,既是指自然界的自然征象,同时更是墨客的自我明志。北风暗喻北方野蛮的元朝统治集团,菊花则暗喻墨客自己。
这两句表达作者宁去世也不屈服于元朝统治者的决心,表示作者死心塌地的崇高民族气节。
总结:全诗句句紧扣菊花的特色而写,但又句句暗合墨客的情怀,菊花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得到完美的统一,让我们对作者的高尚的爱国情怀,既冲动又深表佩服。
“疏”字飞花令
微云淡天河,疏雨滴梧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落。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天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薄暮。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喷鼻香漠漠苔。
寒烟小院转冷落,疏竹虚窗时滴沥。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沙场。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