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写诗是我的生活办法。
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诗是什么呢?诗是劳动的产物;诗是真善美的化身;诗是抒发情绪表达志趣追求的最佳办法;诗是生活。
我与诗词的故事很多,下面我讲三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故事:我从小就喜好诗词是源于母亲的熏陶,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总逃课,母亲就给我讲范仲淹小时候“断齑画粥”刻苦学习的故事,听完故事母亲问我你知道为什么给你讲这个故事吗?我迷惑不解,母亲没有直接回答,又给我讲个故事,有一天,北宋期间的一个少年来到一位算命师长西席面前来源盖脸就问先生长西席你看我能不能当宰相?先生长西席被少年问愣了,好一阵才晃过神来连忙摇头,少年有些失落望就又问你看我能不能当良医?先生长西席回答能,少年很高兴,付了钱就连蹦带跳地走了。
母亲问我你知道这位少年是谁吗?我摇头,母亲说这位少年便是范仲淹,他终年夜了为国为民做了好多好事,还当了副宰相,还带兵打过仗呢,接下来母亲给我讲了一首他打仗时写的词《渔家傲-秋思》,不知为何,我被词中所描述的萧瑟雄浑的塞外风光所深深吸引,从那时起我开始对诗词逐渐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记得母亲讲完这首词后问我,你将来终年夜了想不想当宰相?想不想带兵打仗?当然想了,我不加思虑地回答,那你如何才能当带兵打仗?母亲进一步问,我一脸茫然,母亲抚摸着我的头说,你得现在学本事,有了本领将来就能带兵打仗了。
要把范仲淹当成你的榜样。
我默默地点头,从那往后再也没有逃过课。

斗转星移,现在想来母亲的存心是多么的良苦!
现在才彻底明白范仲淹为什么从小就刻苦学习,原来无论是当宰相还是当良医,都是为国为民做事!
不禁对范仲淹肃然起敬,并写诗一首《范仲淹》

社稷苍生重泰山 ,

我与诗词的故事

良医良相两相完。

范公堤外禾苗壮,

虎旅帐中蜡炬残。

五载应天读昼夜,

十条新政图国安。

众人景仰顶喷鼻香拜,

俎豆千秋重仲淹。

第二个故事:记得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林逋的诗《山园小梅》,我被诗中所描述的美景吸引,西湖美景令人憧憬,成为那时魂牵梦绕的空想天国,参加事情往后,单位组织华东五市旅游,有幸身进西湖,诗兴大发,写诗一首《与同事游西湖越日返程》:

久闻西湖美,

今见似梦留。

孤山寻古迹,

绿水泛轻舟。

沉迷十景里,

遥想六桥由。

悠悠故里路,

何日复同游。

第三个故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我记得这是母亲在我十岁的时候给我讲的李商隐的一首诗,我非常的喜好,也是我认识李商隐的开始,在唐诗中,我最喜好他的诗,并引为千古知音,并赋诗一首:

《哭李商隐》

作《泪》深知一世悲,

潇潇千古两知音。

英年怎忍黄泉去,

早秀作甚天畔沉。

《安定城楼》心曲露,

《无题》诗里朦胧吟。

追求成梦哀哀去世,

唯使青袍泪满襟。

我喜好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干瘪。
兴废同挚手,寒暑共征程。
我将以这次参加中国诗词大会面试为契机,连续打造我的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