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正月十五不雅观灯庆祝的习俗是从汉文帝开始的,汉文帝期间吕氏乱政,为了平息乱象,汉文帝派出了周勃去平息,恰好是正月十五这天凯旋归来。于是,汉文帝便敕令每逢正月十五便大肆庆祝,并将之命名为元宵节!
元宵节除了不雅观灯吃元宵之外,最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便是猜字谜了。
最早的字谜字谜是由谜语演化而来的,春秋期间的“廋辞”和“瘦语”便是谜语的雏形。最早涌现“字谜”一词的古籍是明代的《东洲初稿》,书中有载“每于元宵作字谜,杳幻莫测”。
字谜是字谜中最常见的一种,而最早的字谜该当是出自南朝的鲍照。
鲍照当时留有三个字谜:
其一是: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
其二是:头如刀,尾如钩,中心横广,四角六轴,右面负两刃,左边双属牛。
其三是:乾字一九,只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
这三个字谜没有一点文化秘闻是猜不出来的,第一个还比较大略,第二个是繁体字的象形,对付我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第三个如果没有点易学知识,想要猜出来也是比较困难的!
(答案在文章末揭晓)
清代的小说中以谜语作为小说脉络的点缀,算起来最早的便是《红楼梦》了,而在小说中引用谜语最多的莫过于《镜花缘》。
在《红楼梦》中的字谜大概有二十多则,这些字谜的浸染,可不仅仅是陪衬氛围这么大略。就比如说在第二十二回中,贾元春让大家猜字谜,薛宝钗假意寻思、口中夸奖的动作就表现出了她心思严密的性情特点。
贾元春所作的字谜为“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回,回顾相看已化灰”,答案是炮竹。
贾政当时也写了一个谜语“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答案是砚台。
除了这些有答案的字谜外,还有一些书中没有点明答案的谜语,比如说贾宝玉出的谜面“天上人间两渺茫,琅轩节过严防备。鸾音鹤信须凝望,好把唏嘘答彼苍。”
对联谜除了字谜和诗谜之外,还有一种便是对联谜!
北宋的一位宰相吕蒙正,出生贫寒之家。他曾经写过这样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众人都不解,为什么他家的对联是这样的几个字。
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这是一个对联谜,谜面“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答案便是缺衣(一)少食(十),而横批“南北”的答案便是没有东西!
假如没有真正地受过穷,遭过难,是写不出这样的对联的,更猜不到这个答案!
揭示最早的字谜的答案:
第一个是“井”字。四八一八,意思是四个八和一个八,那便是四十,四十便是井。
第二个是“龟”字。龟的繁体字便是——龜。
第三个是“土”字。在周易中,乾九为阳爻,符号便是“一”,立起来就成为了“丨”。而坤六为阴爻,符号是“--”,宛然双宿就会变相为“二”,“丨”和“二”加起来便是个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