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诗的特点为表面上是一首诗,但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就藏在每句诗的首字中,每句诗的首字联起来便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也有每隔一行首字联起来的)。
这种诗哀求高,既要横读成诗有诗味,平仄相谐,音韵调叶,又要竖读显真意。

之以是用此法写诗填词,是由于这可以将那应言但又不宜明言,想说而又不能直说,欲道却又不便明道的话,通过藏头诗这种分外的诗体奥妙蕴藉的表达了出来。
下面就让

【宋代】苏轼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
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堪老。
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这些有趣经典的藏头诗你读过几首

这首词是苏轼在镇江作的。

苏轼从杭州回京城时,途经镇江,润州太守林子中设宴接待,官妓(妓女由官府编入乐籍而记录在册的,称为官妓)郑容和高莹作陪。

期间,这两个女子求苏轼为她们脱籍。
脱籍意味着分开乐籍,从此可以嫁人从良。
苏轼很难堪,不便作主,由于此事须经当地官府批准才行。

登时书柜、才高八斗的苏轼就写了这首词送给林子中,蕴藉地替她们求情。
林子中连读三遍,才明白了真意。
于是这两个官妓幸运的脱了籍。

原来这首词每句的首字合起来便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

藏头诗是巧思的结晶,有时也是一种“曲笔”,能在一定程度上暗藏作者的真实意图,故常用来针砭时弊,反攻坏人坏事。

明代的大才子解缙善戏谑,惯写这种诗来讽刺权贵。

【明代】解缙

真真宰相,老老元臣。

乌纱白发,龟鹤遐龄。

诗中,每一单句都是本心正经的贺寿语,但是,这首诗的每句首字合起来便是“真老乌龟”。
解缙利用这种诗体委婉蕴藉地讽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为一真正的老乌龟。

【明代】解缙

图公之像,写公之形。

禽中之凤,兽中之麟。

这首诗的每句首字合起来为“图写禽兽”,无情揶揄了这位毫无人性的禽兽权贵。

藏头诗没有些能耐是写不出来的。
有时人们便以这种诗体来磨练一个人的才学如何。

明南海才子伦文叙就碰着过这样的情形,某天,伦文叙半夜欲饮酒,到酒家拍门沽酒。

酒家要以对面店户“有柴出卖”木匾名叫伦文叙吟一首藏头诗,且要相符买酒一事,才开门卖酒给他。
伦文叙一听,立即吟道:

【明代】伦文叙

有心披霜冒露来,柴木紧闭未曾开。

出声高叫惊邻里,卖酒人家快出来。

酒家一听,很是佩服,立即启门相迎,恭送了伦文叙一瓶上等好酒。

元朝著名散曲家贯云石在赴宴时,有一客人要他以《清江引》填一首曲,要将“金木水火土”五字依次冠在每句句首,还要在每句中嵌入一“春”字。
有八斗之才的贯云石略加思虑,提笔就写,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曲为: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爇。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贯云石一题就,搏得满堂贺彩,客人为之倾倒。

《清江引》曲对平仄哀求极严,且三四两句要对仗,再加上嵌字哀求,要写好此曲,犹如登天。
贯云石却写得文从字顺、平仄相谐、韵味隽永,藏而不露,横读有味,竖读故意,是一首难得的藏头曲。

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也用了藏头诗,在《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中,吴用化妆成算命师长西席到卢府欲劝卢俊义背叛官府,投奔梁山。
但此话岂敢明说,就奥妙的在墙上题了一首表明其意的藏头诗: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这首诗的每句头一字合起来便是“芦俊义反”,“芦”与“卢”又用了谐音双关的手腕。
结果心怀叵测的管家李固看出了个中的奥妙,告了官,弄得卢俊义狼狈不堪,险些误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