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五)
仆夫早严驾⑴,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⑵,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⑶,东路安足由⑷。
江介⑸多悲风,淮泗⑹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⑺。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注释
⑴严驾:准备好车驾。
⑵何之:去哪里。
⑶涂:同“途”。
⑷东路安足由:东归的路哪里值得走?东路,指从洛阳返回鄄(juàn)城。
⑸江介:江边。
⑹淮泗:淮水、泗水,是征讨东吴的必经之地。
⑺方舟:大船,一说两船并在一起。
简析
这组诗共七首,这里节选的是第五首,抒产生发火者甘心赴难、为国建功的壮志和空想不得实现的苦闷。
前四句写整装待发和此行目的地。中间四句写墨客渴望建功立业的冲动大方情怀和英雄失落路的激愤不平。诗的结尾直抒胸臆,表达甘心为国家的忧患赴汤蹈火的心声。作者忧患之中不消极颓唐,在遭受挫折时不躲避现实,在困难的处境下不放弃自己的任务,风骨奇高,成为魏晋期间的最强音。
最豪放名句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文学家。魏文王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今河南淮阳)王,谥号“思”,后人称陈思王,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笔力雄浑,词采华茂,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南朝钟嵘赞曹植“骨气奇高”“卓尔不群”,南宋谢灵运曾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清人王士祯把他与李白、苏轼并称“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