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仰人鼻息、沉沦下僚的生活,更让义山以为度日如年,于是他只好借助诗行,排解积郁已久的不平之气。李商隐曾在桂林郑亚的幕府里担当掌布告,后来又被委派北上江陵谒见郑肃。
墨客在途中顺便游访了很多名胜古迹,作者在宋玉的江陵古宅游览时,即兴创作了一首七律,表达了心中的愁闷和悲戚之情。下面分享李商隐的一首《宋玉》,词锋锐利,充满了悲愤和无奈。
宋玉
唐代:李商隐
何事荆台百万家,唯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不雅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墨客一起跋涉虽然非常辛劳,但由于沿路风景秀美,更有很多人文景不雅观,以是纵然孤身一人、形单影只,却并不以为寂寞。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人,他和唐勒、景差都曾学习屈原的辞令,自从屈原去世后,他们虽然非常悲痛,却不敢直谏,更缺少与楚王抗争的勇气。
义山钦佩宋玉的才华,也倾慕他能在当时独领风骚,以是墨客感慨地说,“何事荆台百万家,唯教宋玉擅才华。”楚国百万户人家,为何只有宋玉可以登上高台游览,并写出流传久远的《风赋》呢?“唯教”二字,既有倾慕之意,也委婉地表达出义山内心的不平之情。
颔联进一步阐述他的才华,墨客将宋玉与他的同侪唐勒和景差进行比拟,表现出他的楚辞和风骚的高超水平。义山游楚宫,又访宋玉故居,思接万物,留下了如此感伤的墨迹,令人感慨其才高命蹇,纵有青云之志,不过是一场难圆之梦。
颈联转而以乐景抒写悲愁,“落日渚宫供不雅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落日晚照,江陵的楼不雅观台阁蔚为壮不雅观;来岁暖春的云梦泽,将会繁花似锦。“渚宫、云梦”,虽然都是面前景象,但由于墨客次年春初将要返桂,故有这样的畅想。
墨客忽然又想到庾信的经历,“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这位南朝的庾开府,落魄之时曾遁居江陵宋玉故宅,还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甚至其意。不过他毕竟历事三朝,位高通显。
而自己仕途坎坷,自然无限感叹。此时义山难抑悲愤之情,真想找个地方好好地大哭一场。可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又岂能在异域表现得如此悲戚,于是他只好强忍悲哀,连续赶路。
李商隐的这首七律用典无痕,却词锋锐利,充满了悲愤和无奈。墨客身处日渐衰落的晚唐,又遭遇牛李党争,明知做官无望,却不舍多年的辛劳积累。进退两难的情形下,义山只好四处流落,内心却无比愤懑。
墨客以宋玉自比,更惭愧不如庾信,彷佛老天爷只和自己为难刁难,羁泊穷年的日子,让他再也无法忍受。以是回到桂林不久,他就辞去了职务。可是为了生存,他又不得不再次随处奔驰,末了只有45岁时就撒手人寰,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