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大量名篇佳句,随处颂扬。于是乎,就有许多人通过改诗的办法在原作根本上产生新意义,具有了新味道。
我是真拍浮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记得关注我哦!
本日我和大家欣赏3首修改古人名作的古诗词,妙趣横生,千年后依然味道十足。
第1首:多事此劳扰,一日如一刻。便活九十九,凑不上一日。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经写有《司命宫杨羽士息轩》,前四句为:“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苏东坡的意思是说,像羽士那样静坐悟道,摒弃人间尘凡,感想熏染自然之气,一天能够当两天利用。这样的话,活七十年,就相称于一百四十岁了。
结果到了明代,那个编著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才子冯梦龙,却另有一番感慨。
他把苏东坡的诗改了几个字,变成了“多事此劳扰,一日如一刻。便活九十九,凑不上一日。”
冯梦龙的意思是说,人活着特殊累,事情特殊多,让人觉得日子过得太快了。眼睛一闭,眼睛一睁,一下子一天就过去了,但事情没有做多少,觉得更加烦恼了。
这样的话,一天彷佛才一刻,就算是活到九十九岁,也凑不齐一天。
冯梦龙用诙谐风趣的语调,感叹光阴匆匆,感叹一辈子太短了。显然,这是冯梦龙的切身体会,与孔子所谓“逝者如此夫”的感叹一模一样。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韶光,不要往后才知道后悔。
第2首,《嘲张师雄》:昨夜阴山贼吼风,帐中惊起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着皮裘入土空。
宋代的魏泰《东轩笔录》记载,在宋代期间,边塞非常盛行一首诗:“昨夜阴山贼吼风,帐中惊起紫髯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把金鞭打铁骢。”
这首诗歌颂了“紫髯翁”这个大胆抗敌的将领。士兵们还没有全部出击,紫髯翁身先士卒,率先骑上铁骢马挥舞金鞭杀向敌阵,足见英武非凡。
结果,当时有个叫“张师雄”的官员在边塞当官。
此人没有什么水平,但是善于游走在官场上,各方面关系都处理得很好,还得到了一个外号“蜜翁翁”。
外号意思的是说,张师雄嘴巴像抹了蜜一样,让上司和同寅非常愉快。而张师雄也得以坐稳这个位置。
让人可笑的是,有一天晚上,忽然有一个传闻,说敌军可能要来攻打边关。
这还没有准信,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张师雄已经吓破了胆。
他慌里慌张穿起两件皮衣,一头钻进了一个土窟之中,就盼着敌军不要创造他。
宋军的人创造张师雄消逝了,连忙探求,创造张师雄瑟瑟颤动的窝囊样,忍不住哈哈大笑。
于是乎,张师雄胆小如鼠的丑事就在边关传开了。
有人修正了前诗,曰:“昨夜阴山贼吼风,帐中惊起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着皮裘入土空。”
当地人管土窟叫“土空”,诗的意思非常明白,也非常锐利,生动形象嘲讽了这个张师雄的胆小怕事,嘲讽了宋代某些官员的无能,表示了宋代广大士兵和广大老百姓的无奈和酸楚。
第3首:南北斋生多发颠,春来争榜各纷然。网巾扯作黑蝴蝶,头发染成红杜鹃。日落二人眠阁上,夜归朋友笑灯前。人生有打须当打,一棒何曾到地府。
宋代墨客高翥写了一首《清嫡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地府。”
不得不说,高翥这首诗非常经典,指出:“人去世如灯灭,老年人趁着还活着就该当多享福。
毕竟去世了之后,坟场一片荒凉。子女们虽然说清明会上坟,但是到晚上就欢声笑语,忘了悲哀。而那些祭奠的酒,根本也到不了去世人的嘴里的。”
到了后来,有两个同窗的读书人由于争名夺利而相互扭打在一起,切实其实斯文扫地。
于是乎,有好事者根据《清嫡对酒》改了一首诗:“北斋生多发颠,春来争榜各纷然。网巾扯作黑蝴蝶,头发染成红杜鹃。日落二人眠阁上,夜归朋友笑灯前。人生有打须当打,一棒何曾到地府。”
我们看到这首诗,真是诙谐诙谐,妙趣横生。
网巾扯作黑蝴蝶,头发染成红杜鹃。黑蝴蝶和红杜鹃,也太形象了,画面感满满。我们完备可以感想熏染到这两个扭打的读书人头破血流的狼狈样子,感想熏染到当时人们的哄笑声。
人生有打须当打,一棒何曾到地府。这两句也非常诙谐,切实其实是对这次同窗扭打的最好调侃,韵味悠悠,让人千年后还是觉得很诙谐。
大家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词呢?欢迎留言哦。喜好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多多点赞和分享我的文章,这对我非常主要。我是真拍浮的猫,再次感谢大家!
来源:李少侠已入江湖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