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耽美影视作品,可谓是层出不穷,随着时期的进步、思想的解放,很多人都已经接管同性之恋,台湾省更是在2019年的5月17日将同性婚姻正式合法化。
其实在我国古代男风盛行,历史上有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的人不在少数,本日就和大家聊聊个中最有名的几位。
1.龙阳君与魏安釐王
龙阳君,战国时人,东周魏国第6代国君魏安釐王的幸臣,其本名不祥,出生不详,传闻他外面非凡,长相阴柔,与浩瀚后宫女子比较都更胜一筹,一样平常女子在他面前更是黯然失落色。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记载的同性恋,龙阳君能够得到帝王宠爱的缘故原由,凭借的可不仅仅是他的仙颜,他身手高强,在当时的魏国是非常有名的剑客,不仅如此,他更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说客。
公元243年前后,龙阳君时常代表魏国出使其他国家,凭借着他的足智多谋和卓越的外交才能,曾数次完美的完成出使任务。由此得到了魏安釐王的宠爱,不断巩固了他在魏王心中的地位。
关于“龙阳之好”这个后世用来形容一个人喜好男风的词,正是出自魏王和龙阳君。
据《战国策·魏策》记载:
这有一天啊,龙阳君陪着魏王钓鱼,当他钓到了第十条大鱼的时候溘然就开始哭了。这魏王焦急啊,就问他“你为什么哭啊?”龙阳君就答道:“我刚刚钓到鱼时很高兴,可后来当我钓到了一些大鱼,就想把之前钓到的小鱼给扔了。这让我不禁遐想到我与大王,现如今我尚且有幸能与大王共枕而眠,但这普天之下,美人不尽其数,若是她们知晓我得幸于大王,必定会前来献媚,到时候我就会像这小鱼一样平常被大王抛弃,这让我如何不哭?”这魏王听了就非常冲动,当即敕令:有谁敢向我先容美女的,我就灭了他的族!
这天下人闻此,一片哗然,“龙阳之好”也就由此而来。
实在从这就可以看出龙阳君这个人城府极深,非常懂得献媚之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在当时那个年代,普通人尚且懂得阿谀奉承,更何况是站在权力斗争漩涡中的龙阳君。
也正是由于他的手段十分了得,纵然是后来魏安釐王去世了,朝代更迭、新君上位,龙阳君在朝中的地位也依然稳固。
关于他的结局历史上并没有记载,秦灭六国期间,龙阳君也随之着落不明,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但我以为这样一个有打算有胆识有才能还有外面加成的人,纵然是在战役频发的浊世也会有一个不错的归宿。
相较于历史上少有好结局的“男宠”,龙阳君的未知或许便是最好的结局。
2.董贤与汉哀帝
董贤,字圣卿,出生于本日的陕西泾阳,是汉哀帝刘欣的宠臣。
这俩人第一次相见,汉哀帝就被董贤的外面所吸引,乃至还把他叫到自己面前来发言,末了还给董贤升官,大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架势。
汉哀帝对董贤的恩宠在当时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呢?据《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第六十三》记载,这董贤不仅长相似女人,其脾气更是无比柔顺,比女人还甚,将汉哀帝照顾得可谓是无微不至,每次汉哀帝想让董贤出宫陪伴家人,董贤都义正言辞的谢绝了,直言要陪伴在陛下身侧侍奉陛下。
这个中有几分至心我们暂且不知,可这汉哀帝却是被冲动到了,于是下诏让董贤的妻子直接进到宫殿中,住在殿中董贤的住处,紧接着又封了董贤的妹妹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还把她的住舍改名为椒风,要知道汉朝皇后所居之所名为椒房殿,椒风这一名无疑便是为了与椒房相配。
唐代崔国辅《白纻辞》之二就曾这样描述:“董贤女弟在椒风,窈窕繁华贵后宫。”
不仅如此,汉哀帝还对董贤大肆封赏,所赏给董贤的兵器、珍宝、钱财除了美人可谓是不尽其数,连董贤乘车所穿衣物的级别都仅次于汉哀帝自己,乃至还让工匠在自己的义陵旁为董贤建造坟茔。连对董贤的家人、仆人也都是爱屋及乌,其父亲、岳父、仆众无一不被封赏,恩宠程度令人咂舌。
汉哀帝在位期间,董贤所获恩宠一贯就没有断过,想给董贤封侯但苦于没有得当的情由,这汉哀帝就亲力亲为,自己给董贤来铺路,当时的丞相王嘉也由于此事直言力谏终极下狱而去世。
元寿二年汉哀帝驾崩,这多年的恩宠在此时却变成了一道催命符,不出几日,董贤就接到诏书,这诏书说,自你入宫以来,阴阳不调,磨难并至,平民遭罪,做什么都不称职,现如今你就罢官回家吧。这心惊肉跳的董贤夫妇当晚就被迫自尽了。
值得一提的是,“断袖之癖”正是出自汉哀帝和董贤。
汉哀帝在世期间,两人常常同塌而眠,一次昼寝,董贤枕着汉哀帝的袖子睡着了。汉哀帝想起身,却又不舍得把董贤吵醒,于是就拔出剑来割断了衣袖。“断袖之癖”也就由此而来。
相较于龙阳君,董贤这样以色侍人的宠臣的结局虽然悲惨,但却并不值得同情。
3.韩子高与陈文帝
韩子高,本名韩蛮子,今浙江绍兴人,生活于南北期间。
韩子高这人在他十六岁这年,容貌就已十分出众,外面肖似女人,是一个难得少见的“美人”。这两人第一次相遇,陈文帝就问他愿不愿意侍奉自己,韩子高也不别扭,就欣然应允了,从此两人就开展了一段非凡的经历。
陈文帝作为南朝历代天子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他有计谋有胆识,这样的一个人,他会看上一个“草包美人”吗?答案是否定的。韩子高这人啊不仅长得美还颇有本事,封官拜将,作为陈国将军随着文帝行军打仗,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能在经年累月的漫漫韶光长河里与文帝并肩前行,这样一份出生共去世的情意,无论是不是后世认定的爱情,实在是非常难能名贵的。
韩子高从小家境贫寒,生性谨小慎微,这就让他十分懂得揣摩心思,看人神色。陈文帝这个人性子比较急,很多时候都表达不好自己的意思,耐心的韩子高在这个时候总能领悟其意。也因此,这文帝更离不开韩子高了。
有关“男皇后”一词,很多人第一遐想都是韩子高,这我认为完备是后人自己的脑补。
这说的是这韩子高虽然谨慎,但他的情商却是极高的,文帝曾为兑现承诺要将韩子高扶上后位,当他讯问子高见地时,这韩子高也是绝不摇摆,直接就答应了可谓说是非常果断,要知道这实在是有悖常理的,但这俩人就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虽然到末了这也没能立后成功。
明朝期间的戏曲理论家王骥德就曾作杂剧《男王后》,不过这韩子高在里面可不叫韩子高,而是陈子高,而文帝则变成了临川王。两人初遇,也正是陈子高十六岁那年。
再说回韩子高和文帝,这两人共同生活了十四载,在陈文帝晚年缠绵于病榻之际,身边侍奉的人也只余韩子高一人,待文帝去世后,韩子高由于兵权过重而无辜被害,时年三十岁。
实在按照韩子高当时的实力,若他谋反,尚有一丝活下来的希望,可他却甘心被赐去世,或许是不忍自己和文帝打下来的江山由于政权争夺而变得支离破碎,
或许是与文帝的情绪让他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总之,自他十六岁那年开始,韩子高虽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却也在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结局惨淡,却也难掩饰笼罩他自身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