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随处颂扬的《过单独洋》外,文天祥还留下了许多爱国诗词,本日老杨和大家一起欣赏他的另一首爱国绝唱《金陵驿》(之一):

金陵驿(之一)【宋代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公民半已非。

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的绝唱金陵驿字字带血声声含泪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州(现吉安市)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墨客,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德祐元年,元军东下,南宋朝廷大厦将倾,文天祥倾尽家财起兵勤王,经由三年的抗元斗争,终极兵败被俘。
后来,元兵将其从广州押赴元大都(今北京),在路子金陵(今南京)时,面对业已灭亡的故国离都,文天祥写下了这首字字血泪的名篇。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金陵是宋朝的陪都,建有离宫,在残阳的照耀之下,当年繁华的离宫已经长满荒草,一片冷落。
这情景和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何其相似!
此时,南宋灭亡已半年多,金陵更已被元军攻破四年多,一个“转”字,暗示了南宋政权落入元朝之手。
接下来墨客看到天空流落的孤云,遐想到自己,不正像这孤云一样无依无靠吗?诗歌开头两句由景及情,将国家和个人的遭遇结合起来,表现了墨客深深的怅惘之情。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公民半已非”。
承接首联的写景,由写景转到议论。
面前的山河风景原来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只是金陵这城池和百姓已经沉沦腐化敌手,不再是宋朝的了。
这一联感情更进一步,作者不仅感叹自己个人的流落无依,更关心故国的公民,覆巢之下无完卵,老百姓又要经受多少的灾害!
这里“无异”和“已非”形成强烈的比拟,充分表示了作者悲天悯人、心系百姓的的高尚肚量胸襟。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颈联先连续描写面前的悲惨景象,深秋时节,芦花各处,惨白的芦花和我一样正在老去,那么,曾经的燕子们又飞到哪里去安身呢?这里活用了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的句子,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还可以“飞入平凡百姓家”,而现在这些南宋的遗民,流落失落所,又能到哪里去呢?作者采取象征的手腕,“芦花”象征故国山河,“旧家燕子”象征南宋遗民,国家覆亡、公民流落,作者的无限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尾联又回到自身,表明自己的决心。
现在我就要离开江南,离开我心爱着的这片地皮,这一走也便是永别了,然而,我去世后,就算我的灵魂,也要带着血泪飞回到我的祖国来!
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个中饱含着对祖国的眷恋深情,更表明了作者宁死不屈,忠贞不二的决心。

这首诗,字字带血,声声含泪,写景抒怀自然交融,通过切境切意地用典,使全诗苍凉悲怆,凄苦哀婉但又不颓丧,充分地表示了文天祥这位民族英雄忠贞不二的浩然正气和高尚的爱国情怀,和《过单独洋》一样,是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