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诗
文/张鑫
大唐诗歌,
一粒粒珠圆玉润的珍珠,
未曾沉寂在历史的长河,
一代代口口相传、
含英咀华,
在古琴悠悠的歌声中飞扬。
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
着一身轻纱,
诉说着思念和离愁。
青青杨柳岸的踏歌声,
满溢胸中的无奈。
玉门关的羌笛曲,
穿透戍边无尽的悲惨!
历经千年的风霜,
依然存留着斑驳笔墨的残碑断垣,
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都熠熠生辉,
仍现史诗的辉煌!
太白邀月独酌,
一袂白衣蹁跹,
如痴似醉地曼舞,
一杯杯酒斟满月的清辉,
一行行诗在笔间肆意流淌,
点画柔美,韵律婉转,
举首望月,低头思乡。
杜诗如剑锋利、气贯长虹!
一个个方块字排兵布阵,
在阴郁中左冲右突,
直指战乱期间的大唐!
征夫怒视的眼神、
思妇忧怨的泪滴,
搜集在少陵铺满诗卷的草堂,
沉郁抑扬,
演绎着支离破碎的光阴。
继建安风骨,
呈侠肝义胆,
现实主义的光芒,
还四海清明,
让浩然正气永恒,
写就光焰万丈的篇章!
山水无尘(五绝)
谷涧藏幽径,
孤烟野草深。
山空归隐者,
水净荡凡尘。
幽深的山谷里隐约藏着几条小路。只有一间小屋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孤烟袅袅升起,山花星星点点,野草丛生,人迹罕至。山色空濛,水清如镜。清澈的山泉,缓缓地从山谷里流出,搜集起来,成了一泓碧波荡漾的潭水。水至清至柔,洗涤了凡人心底的尘埃。
同时,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致也吸引着隐者。大概这隐居者也是圣贤,心平如水,不为凡尘所牵绊,不因世俗而烦恼。王维、陶渊明、诸葛亮等人曾过着悠然的隐居生活。但是同时他们也心怀天下。被时人喻为"卧龙"的诸葛亮,身在乡野,不忘社稷。终极为报国捐躯!
有诗云:“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
校园晨曲(七律)
千缕晓风吹校舍,整洁方队练操忙。
一声号角催学子,几首军歌唤暖阳。
常忆吾师思教诲,欲植桃李变国梁。
英姿飒飒凌云志,不爱红妆爱警装。
雨后桃花(七绝)
玉蕊丝丝吐色新,粉黄相映惹蜂吟。
桃花未必多情种,一片冰心恋旧林。
春日(七律)
冀北神川秀色深,东君送爽渡津门。
彩鸢清闲时时舞,桃李夹溪淡淡痕。
老幼常闲登翠岭,世间不羡采菊人。
缘溪行至神仙洞,快走峰回又见春。
沁园春·甲午海战
甲午风云,触目犹新,始录战篇。忆辽东黄海,硝烟滚滚;铁蹄利爪,虎视眈眈。志士呼号,水师操练,固我边防造大船。家国破,待中华儿女,重整河山。
豪言激荡层峦,世昌汝昌高志未残。叹东洋海盗,暗施诡计;北洋舰队,勇渡急湍。有幸青山,无名忠骨,几度英魂归故宅。孤荒冢,沐斜阳依旧,血染晴川。忆太行山
南望太行山,
苍茫云海间。
春日雪初霁,
山泉水潺潺。
漳水似明镜,
奔流冀东南。
此地一为别,
何时是归年?沁园春.邯郸
滏水东渐,紫气西来,大浪碧涛。忆七国崛起,百家茂盛,群雄逐鹿,万物冷落。合纵连横,争鸣斗智,燕赵英才俱胆豪。廉颇老,问尚能饭否,壮志难消。
目前吾辈天骄,继先祖精神竞弄潮。幸改造系统编制,宾来胜地。开拓煤矿,喜上眉梢。针言之都,太极故里,古赵英才竞舜尧。轻工业,正承前启后,各领风骚。
作者简介
张鑫,女,中共党员,自幼学习唐楷,作家后转入二王、张旭行草书。喜好写绝句、当代诗,诵读经典,对古典诗词的吟诵更加钟爱。参加唐山市首届女子书法家协会成立大会,楷书作品《陋室铭》入选成立大会书法展。为庆贺河北省南宫市楹联学会成立,自拟楹联书法作品入选南宫市楹联学会首刊《文化南宫》。多次参加抗震纪念、抗灾义卖、字画义卖、星公益"寻宝贝回家"、一点书喷鼻香图书文化馆图书宣扬等文化公益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