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而离去的时候更是难舍难分,就像那春天的东风,虽然吹拂着,却显得那么无力,连带着花儿也凋零了,百花园里一片残败景象。
就像那春蚕,直到生命的末了一刻,才把丝吐尽;又犹如烛炬,烧成了灰烬,烛泪才会流干。这用来比喻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死心塌地,深情厚意,直到生命的尽头。
清晨对镜装扮,只担心青春不再,乌黑的鬓发会逐渐变白;而每当夜深人静,独自吟诗时,该当会感到月光清冷,内心也充满了孤寂与寒意。
虽然你我之间相隔迢遥,仿佛隔着蓬山一样平常,但间隔并不是无法超过的鸿沟。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只青鸟,会不辞费力地为我通报情意,殷勤地探望你,带去我深深的思念与关怀。
赏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唐代墨客李商隐创作的一首随处颂扬的抒怀诗,以其深邃的情绪、精妙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联直接点出了墨客内心的苦楚与无奈。“相见时难别亦难”,短短七个字,道出了相聚的不易与离去的痛楚,表达了墨客对与恋人相见难、别离更难的深切感慨。接着,“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景寓情,用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象征着爱情的凋零与生命的无力感,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
颔联: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颔联是全诗的名句,也是情绪表达的高峰。墨客以“春蚕”和“蜡炬”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与奉献。“春蚕到去世丝方尽”,春蚕吐丝至去世方休,象征着墨客对爱情的刚毅不渝,纵然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燃烧成灰,烛泪才干,比喻爱情的热烈与持久,以及为爱情所付出的巨大捐躯和痛楚。这两句诗深情而悲壮,极富传染力。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颈联转而写墨客的内心感想熏染与对恋人的思念。“晓镜但愁云鬓改”,清晨对镜装扮,却担忧青春易逝,云鬓渐改,表达了墨客对光阴流逝、青春不再的忧虑;“夜吟应觉月光寒”,夜深人静时独自吟诗,应能感想熏染到月光的清冷与孤寂,这里既是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描述,也是对恋人可能也在思念自己、感想熏染相同寒意的想象。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生理描写,深化了墨客对恋人的深情与思念。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尾联以神话传说寄托希望,表达了墨客对相逢的渴望与期待。“蓬山此去无多路”,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恋人所在的地方。墨客认为虽然间隔迢遥,但并非不可超出;“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是神话中通报信息的神鸟,墨客希望青鸟能殷勤地为自己探看恋人,通报自己的思念与关怀。这两句诗以浪漫的想象结尾,既表达了对相逢的期盼,也增长了全诗的意境美与神秘感。
综上所述,《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以其深刻的情绪、精妙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墨客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以及对相逢的深切期盼与美好愿景。这首诗不仅是李商隐个人情绪的抒发,也是对人类普遍情绪与追求的艺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