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讲究对仗工致,上联和下联的字数不但要相同,而且词性也要相称。比如动词和动词相对,名词和名词相对,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很多人知道中国诗词文化在乎平仄押韵,而对联实在也很强调平仄律,一样平常来说上联以仄音结尾,而下联以平音去收,读起来才朗朗上口。
对联的形式有很多种,一种是重音联,比如有个对联是“饥鸡盗稻童筒打”,这个便是范例的重音联,每个字的发音相同,但却有着不同的意思,这副对联的下联是“暑鼠凉梁客咳惊”,和上联刚好珠联璧合,成为一副绝对。
对联的另一种形式便是谐音联,比如苏轼调侃佛印和尚,上联说“狗啃河上骨”,这里的“河上”和“和尚”是谐音,佛印和尚当然也不示弱,随即以“水流东坡诗”对答,而“诗”和“尸”也是谐音,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古人利用对联,可不是消遣韶光那么大略,如果只是娱乐游戏,对联也不会火的这么久。古代选拔官员的时候,常常以对联为题,考生如果能在短韶光对出下联,才算是考试过关。还有的人以对联替老百姓舒展正义,打抱不平,充满讽喻的色彩。当然也有的人用对联招亲,比如北宋期间,女子以对联选择夫君的事例不胜列举。
古人喜好对对联,如今的人更是喜好对联文化。很多网友也常常在各大论坛上舞文弄墨,以对联会友,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本日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很火的对联:
八戒沐浴,猪下水
这副对联说的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而“八戒”本便是猪,而“猪下水”有2层含义,一是指猪八戒下水沐浴,二指“猪下水”是一道民间菜肴。这短短的7个字,却暗藏玄机,实在是妙不可言。
很多网友看到了这副对联,都表示很难对,有的人想了良久,也没有对出下联。不过高手自古出民间,有的网友就脑洞大开,给出一个经典的对联:悟净出恭,沙拉酱。
这副下联可谓是十分奥妙,首先悟净指的是沙和尚,而出恭便是上厕所的意思。下联的“沙拉酱”也是可以食用的,不过总体来看,彷佛有一些不雅观观,但是对仗还是十分标准的。
对联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对的标准,都有可能成为千古绝对。有一位网友看到猪八戒,就遐想到了孙悟空,给出的下联是“悟空受戒,猴头菇”。悟空受戒,指的便是头上的紧箍咒,而后文的“猴头菇”很显然也有2层含义,第一层指的便是头上戴着的戒圈,第二层说的是一种叫做猴头菇的食材。
但是这副对联也有一点美中不敷,猴头菇是名词,而上联的“猪下水”是动作,在词性上略微欠妥。
还有的人对“如来翻墙,佛跳墙”,这副对联细心的朋友已经创造,文中涌现两个“墙”字,但是上联却并没有重字,那么下联也不应该涌现才是。如果把“如来翻墙”改成“如来翻身”是不是更好一些?大家都来一起互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