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而且白居易的很多诗篇,都是写现实的,还都是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的现实。
比如上面的《卖炭翁》,不便是写的是一个烧炭卖炭的老头吗?很多人都见过这样的老人,以是很多人也都会认同这首诗中的描写。

卖炭翁

除此之外,白居易还有首诗,写出了最让民气疼的母子别。
而且这个母子别的真实一壁让人非常愤怒!

白居易诗中的这么凄凉悲剧的母子分离背后原因让人无语

且看:

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落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修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母别子

这首诗的题目是《母别子》。
所写的内容,大家读一遍这首诗就能看清楚了:这首诗因此一个女子的口吻来写的。
这个女子嫁于一个武将,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武将有功接连得赏,“敕赐金钱二百万”,有钱了,以是厌倦了旧人,就“洛阳迎得如花人”。
但是这新来的急需转正,以是看原来的妻子是“掌上莲花眼中刺”,迫不及待的要把她赶出去。

母子,是最不能被割舍的

这个武将也听了新欢的话,要把旧人赶出去。
对付旧人来说,“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还是心疼自己的孩子,后面写到了两个孩子的神态,“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一个才刚刚会扶着床沿走路,一个才刚刚能够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呜咽,会走路的孩子牵着我的衣服,孩子还这么小,就要忍受离开亲生母亲的痛楚!

女本为弱,为母则强

所往后来这个旧人就非常痛楚,“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此中滋味已经不堪再品!
尤其是“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落雏雄伴雌”,这种母别子的悲剧,还都比不上林中的乌鹊!
倒像是“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末了,旧人给了几句忠言,“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修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正是那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实乃是一大悲剧!

母亲,会把所有最好的给孩子

对付白居易来说,最善于的便是这样的题材。
在他的诗作当中,多数都是这样的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的诗篇。
比如这首《母别子》,比如《卖炭翁》,比如《不雅观刈麦》等,这些诗篇普通易懂,写的是众所周知、感同身受的人和事,也就有更多关注的人群。

听说,白居易诗作都会读给老头老太太,他们听得懂才算是好诗

这首《母别子》,是白居易诗篇当中最让人不忍卒读的诗篇,尤其是个中的“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这样的诗句,读来很是让民气疼,也更让人愤怒。
人之常情遭遇如此对待,古代女子的地位之低下可想而知!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