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词·拟古断交词柬友》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民气,却道故民气易变。

古诗词赏析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口语译文: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去相思悲惨之苦了。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便是随意马虎变心的。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又终极作断交之别,纵然如此,也生不得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注释讲授:

⑴木兰花:词牌名。
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该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唐代墨客王昌龄做《长信秋词五首》来怜惜她。
⑶故人:指情人。
却道故民气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看似口语,其为用典,出处就在南朝齐国山水墨客谢朓的《同王主簿怨情》后两句“故民气尚永,故心人不见”。
汪元治本《纳兰词》误刻后句“故心人”为“故民气”,这一缺点常被当代选本沿袭。
⑷“骊(lí)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昼夜,在骊山华清宫永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去世杨玉环。
杨去世前云:“妾诚负国恩,去世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哀,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⑸“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

品鉴鉴赏:

首先和大家说一下,这两句不是作诗,而是填词,词牌叫做《木兰花》。
只不过在这个牌子的曲子恰好也是七言八句,以是随意马虎被误会。
用“断交”这个标题,很可能便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
这首词确实也是仿照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往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霎时,永久是清晰难以忘怀的。
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影象中去了。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酷热,到了秋日就没人答理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
这里是说本应该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顾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民气,却道故民气易变”二句:由于此词是仿照女性的口吻写的,以是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仇恨。
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
实在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天子都保不住心爱的恋人,更何况是纳兰。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七夕的时候,唐杨二人在华清宫里山盟海誓。
山盟海誓言犹在,马嵬坡事变一爆发,杨贵妃就成了政治斗争的捐躯品。
听说后来唐明皇从四川回长安的路上,在栈道上听到雨中的铃声,又勾起了他对杨贵妃的思恋,就写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铃》。
这里借用此典说纵然是末了作断交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句,承接前二句句意,从另一壁解释主人公情绪之刚毅。

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
“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候,“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终极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迢遥的过去。
而这“闺怨”的背后,彷佛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
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解释与朋友也该当始终如一,死活不渝。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字容若,号楞伽隐士,大学士明珠宗子。
出生于满州正黄旗。
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
自幼资质聪颖,18岁考中举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
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稽核沙俄侵扰东北情形。
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精彩,著称于世。
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辑为《纳兰词》。

创作背景: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断交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因此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断交。
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断交词三首》等。
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