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还想把诗词写成只要识字,就一定看得懂的东西。这样不一定好,试试吧。
说不定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如梦令 挠痒痒心得
半夜醒来挠痒,
挠到光头光亮。
这副老头皮,
早已不成样子容貌。
还犟,
还犟,
鼻孔插葱装象。
咋就变得这么老了呢,还清楚记得唱“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
敌人,是在歌声里面变老的。一个小屁孩,唱着唱着,就变大了。
再唱着唱着,又变老了。
小学一年级,老师教唱“我爱我的台湾啊,台湾是我家乡,兄弟们哪姐妹们,如今艰巨着”。
那时半懂不懂的,想象中台湾的样子便是,衣服洗完晾不干,到处都是湿乎乎的。老师说,那里暗无天日。
接着唱“准备好了么,时候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没多久,唱“您是光辉的北斗,我们像星星,牢牢地环绕在您的身旁。您的思想是春天的雨露……”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成长靠太阳。雨露滋润津润禾苗……”
唱着唱着,连唱带跳“大寨真是亚克西”,“村落村落寨寨嘿,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
唱着跳着,又变成念念有词。
“屯子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再接着是“战天斗地”的豪言壮语。榜样一个接一个。
没有改革开放,骨头可能就烂在大山里了。
改革开放,日子好得有点太快。
“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代”,“金梭和银梭”。
歌声欢畅,人也愉快。
那时候,吃的,穿的,用的很快丰富起来。那好日子,好得实实在在,又好得有点不太敢相信。
后来,忽然又时兴唱歌舞蹈。开头唱“还是那颗星星”,唱着唱着,换成了“妹妹我坐船头噢欧”,还有“大花轿”……。这时跟不上时期了,开始老了。
万花筒般晃眼的变幻,终于晃出了一副老头皮。
现在呢,还能装象不,小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欠妥请关照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