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墨客屈原发出了著名的“天问”。屈原的生平,自觉追求真理、不懈追求空想。他的爱国精神、进取精神、探索精神,是中华精良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之所系。
岁至端午,又念屈原。
习近平总布告指出,本日纪念屈原,是为了探求古人精神与当下需求的连接点,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用屈原精神为平生易近“塑心”,为实践“立行”。
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经久弥新。
屈原的求索,是哲人的“终极之问”。如今中国公民的探索,是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是为实现公民对美好生活神往的不懈奋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高下而求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布告多次引用屈原的名句,鼓舞和勉励全党全国各族公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风雨无阻、年夜胆提高。
2013年5月4日,党的十八大后的第一个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布告与各界精良青年代表漫谈时,勉励大家:“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毫不服从、勇往直前。”
十年来,“高下求索”在中华大地化为不断向改革深水区进发、不断向创新创造进军、不断向困难寻衅攻击的生动实践。“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成为人们前行的姿态,“敢为人先”“毫不服从”雕琢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
——面对进入深水区的改革,“皆大欢畅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布告哀求大家,“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便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便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缺点。”
——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习近平总布告的带领下,党和公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占领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造诣,9899万屯子穷苦人口摆脱穷苦。
——面对科技创新中的“卡脖子”难题,习近平总布告指出,“始终如一加强根本研究”,“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打破”。2021年的全社会研发用度是2012年的2.7倍,根本研究用度是2012年的3.4倍。十年来,我国环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了22位,是天下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迎来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
——面对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习近平总布告指出,“高质量发展便是表示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2021年,我国GDP达到114万亿元,占环球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4%提升到18%以上,我国作为天下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靠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2021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与天下政党领导人峰会以视频办法举行。来自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逾万名政党和各界代表相聚云端。习近平总布告铿锵有力的话语,传向天下——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宁黎黎 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校正丨栾熙彦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