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衣秀士

此人名叫梁震,原名梁霭,是蜀地人。
当时,唐僖宗进入蜀地,正在勤学苦读的梁霭拿着自己写的诗词拜见郎中刘象。
刘象对梁霭非常欣赏,夸奖他“才思清秀”,并建议他改名为梁震。
907年,梁震考中了进士,但在当年四月,唐朝灭亡,朱温篡位称帝,建立起了后梁政权。
梁震不想为后梁效力,于是打算回到蜀地。

在途经江陵时,梁震被时任荆南节度使的高季兴扣留。
高季兴对梁震的才能非常欣赏,想让他担当幕府的节度判官。
梁震耻于在藩镇幕府做官,但又怕得罪高季兴,从而引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对高季兴说:“震素不慕荣宦,明公不以震为愚,必欲使之参谋议,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何必在幕府!
”之后,梁震“终生止称提高士”,不接管高氏加封的官职。

二、臆则屡中

荆南只有三个州为何能在乱世容身它有一个好军师

高季兴对梁震非常敬仰,将其视为谋主,平时称其为“先辈”。
在梁震的谋划下,荆南虽然地盘小,但却能在浊世之中立足。
923年,李存勖灭掉后梁,高季兴向后唐称臣,还决定入朝觐见。
梁震对此表示反对,但高季兴不听,还是亲自到洛阳朝觐。
结果高季兴险些被李存勖扣押,他与部曲数百人斩关而出。

回到荆南后,高季兴握着梁震的手说道:“不用君言,几不免虎口。
” 925年,后唐派兵灭掉了前蜀,传到荆南,吓得高季兴将筷子掉落在地,他认为荆南即将大祸临头。
可是梁震却说:“唐主得蜀益骄,亡无日矣。
怎知不为我福!
”没过多久,洛阳传来,李存勖去世于兴教门之变。
梁震臆则屡中,高季兴对他更加信赖。

三、功成身退

927年,梁震又帮了高季兴一个大忙。
当时,后唐明宗派兵讨伐荆南,高季兴认为唐军兵少,想要出城征战。
梁震却看出了端倪,他认为“若大王不幸,或得一降服,则朝廷征兵于四方,其谁不欲仗顺而起,以取大王之地皮耶”。
在梁震的建议下,高季兴“致书于主帅,且以牛酒为献,然后上表自劾”,从而办理了这场军事危急。

928年,高季兴的儿子高从诲继任,他对梁震非常信赖,将政事权都委任给梁震,还“以兄礼事之”。
高从诲奉行“省刑薄赋”的政策,境内安定,梁震很高兴,决定退隐。
高从诲在监利县的土洲之上,为梁震建筑房屋。
梁震逐日身披鹤氅,逍遥若仙,自号荆台隐士,有时他还会骑着黄牛去拜访高从诲,两人“斗酒相劳,欢叙平生”。
在这样的生活中,梁震度过余生。

参考资料:1.《旧五代史》;2.《十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