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康熙帝 影视形象
本日的重点并不是阐述其武功如何伟大,而是通过四首诗去展示康熙帝“文青”的一壁,其某些军国天下的思想也能从这四首诗中窥得一二。
御制诗一首康熙帝 影视形象
挽弓策马论英雄,漫卷黄沙破帝宫。
文治武功真大略,佩文新谱墨林崇。
这首诗大意是说,将帅们挽着弓箭挥着马鞭评论英雄,马蹄卷起的黄沙遮天蔽日,战士们一鼓作气攻破了仇敌的皇宫,只有文治武功兼备,才算得上真正的雄才大略,撰写的沙场豪迈篇章让文人雅士们崇敬敬仰。
这首诗笔墨浅近易懂,却透着一股豪迈、万军莫敌的气势,反响出康熙帝以“骑射”立国,以弓马取天下的军事思想。
登都城康熙南巡图
城高千仞卫山川,虎踞龙盘王气全。
车马往来云雾里,民生休憩在当前。
经由八年的三藩战役,长江以南地区遭受了巨大的毁坏与丢失。康熙帝南巡期间登城了望,面对战后废墟的迅速重修与日渐规复的人力、商业,心发感慨,有此诗作。
瀚海日渐膨胀的准格尔汗国
四月天山路,目前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休战。
敢云黄屋重,辛劳事亲征。
此诗作于康熙帝亲征,讨伐准格尔汗葛尔丹期间。诗中可以看出为民生存康熙帝本不愿轻动兵戈,奈何葛尔丹侵扰边陲,处处紧逼,无奈之下自己只得不计费力,率大军亲征,以图达到清剿葛尔丹,“以战止战”的计策意图。
该诗可以看出康熙帝始终没忘宋末正是来自西边的蒙古势力(联合南宋)灭掉了煊赫一时的东北金国。因此如日中天的葛尔丹始终是康熙帝心中的梦魇,康熙帝必欲除之而后快,他绝不会让历史重演。
登澄海楼不雅观海晚年汉武帝 影视形象
危楼千尺压洪荒,骋目云霞出神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这首诗想象丰富,气候伟大。城楼、荒原、大海都在视线之中,水天一色的景不雅观里大海吞吐百川河流,来朝的万国也在这里通航。星河残酷,怒涛滚滚,让人感慨乾坤之大,岁月永恒,但物是人非,人间早已改变,自己并不会像汉武帝那样派人探求神秘的蓬莱仙境,向神仙求得永生不老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