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不管你是哪盘菜都经不起它的流逝六年级古诗长歌行赏析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一首“乐府诗”,之以是取名乐府诗,是由于这种诗的体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新起的一种诗体。
创作或者说采集这种诗体的机构便是“乐府”。
又由于“乐府”作为一个职能部门的官署涌现是在汉武帝期间,故此后世就管他们这个部门叫做“汉乐府”。
“汉乐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与“诗经”“楚辞”鼎足而三。

所谓“长歌行”是汉乐府诗中常见的一种诗体。
宋代词人姜夔曾说“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
可见歌行一样平常音节、格律比较自由。
常日采取五言、七言或杂言等形式。
比如曹操写过的《短歌行》,曹丕写过的《燕歌行》等等。

这首《长歌行》沿用了《诗经》“赋比兴”的写作手腕,咏叹人生苦短,以“园中葵”起笔,托物起兴,借物言志。

一个春天的清晨,和煦的阳光温暖着园中的一草一木,也温暖着园中垦植的青年。
看着这活气勃发,欣欣向荣的春之美景,青年不禁高歌,礼赞颂好的春光。
只听他唱到:

这园中的葵菜啊,亭亭玉立,郁郁葱葱。

轻轻地叶片上啊,滚动着露珠。

春之圣德啊,布施阳光雨露。

大地之万物啊,闪耀生命的辉煌。

时序轮转啊,不可更张。

瞬息秋至啊,嫩叶枯黄。

百川到海啊,逝者如此样子容貌。

年少不努力啊,白来这世上。

《长歌行》是汉乐府诗中的名篇。
尤其是末了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是频频被励志者引用,这常常能警觉和鼓励不珍惜韶光的青年。
全诗从“园中葵”开始联系,层层推进,到水流到海不复回来比光阴。
墨客像一位仁慈父老,用自己的人生体会,明明白白的见告我们光阴如逝去的流水一样,是永久不会回来的。
说到这里墨客还是怕引不起读者的重视,再来把人生的至理名言,意味深长,掷地有声地抛了出来,告诫后来者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老了空后悔。

这首借物喻理的诗,在春光东风春雨中,万物竞长,他们却常常担心秋雨秋风。
他们深知秋风忽至百草凋零。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便是如此,人生也必是这样。
韶光易逝,不可虚度,老大无成,徒叹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