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惜,洒去犹能化碧涛。

注释: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鉴湖女侠秋瑾对酒鉴赏

吴芝瑛《记秋女侠遗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曾购一宝刀。
当时秋谨刚刚返国,遇被捕的革命党人,她不惜变卖首饰援救革命党人。
她还买一把宝刀,常常舞刀在手,畅饮美酒,别人劝她珍惜自己,她说:我会珍惜自己的满腔热血,来报效国家,此诗便是写自当时秋谨饮酒之时。
这首诗表现了秋瑾轻视金钱的豪侠性情,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貂裘换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换酒喝。
多用来形容绅士或富贵者的风骚放诞和豪迈,如李白《将进酒》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秋瑾以一女子,而作如此语,其豪侠形象跃然纸上。

“一腔”二句:要多珍惜自己的满腔热血,将来献出它的时,一定可以化成碧绿的波涛(意即掀起革命的风暴)。
勤,常常,多。
碧涛,用《庄子·外物》典:“苌弘去世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苌弘是周朝的大夫,忠于祖国,遭奸臣陷害,自尽于蜀,当时的人把他的血用石匣藏起来,三年后化为碧玉,后世多以碧血指义士流的鲜血。

简析:

这首“鉴湖女侠”秋瑾的七绝《对酒》,是很多中学生都会背的,不知道的,会以为这是男性写的。
实在中国的男性写的东西,多数是女性化的。
一千年前的花蕊夫人早就在《口占答宋太祖》中这样年夜骂过:“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九百年后,秋瑾又在她的《满江红》里接着骂道:“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精彩。
”秋瑾生活的时期,人们已经痛感到全体中国的极度女性化,因此呈现出一批豪侠刚烈之士,以夸年夜的男性化生活姿态向传统社会寻衅。
秋瑾身为女性,但她时时反抗命运加给自己的性别身份。
她恨苍天“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她在《满江红》里流传宣传:“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在《鹧鸪天》里这样说道:“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人物简介:

秋瑾(1875年--1907年),女,原名秋闺瑾,字璿卿,一字璇卿,号鉴湖女侠。
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
唾弃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
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
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
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韶光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
这年秋日,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仰。

秋瑾是中国早期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捐躯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浸染 。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