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这个城市发展非常快。
二十年前西区一个红绿灯都没有,如今已经是有名全国的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区,科教发达、适宜居住、前景无限。
新修的路都是八车道。
那么现在的人在路上开车,要不要遵守红绿灯呢?

这个问题的前半截就和这红绿灯的问题类似。

没有红绿灯,没有格律,你让人如何遵守?唐朝文人发明了格律诗,发明了平仄规则,后来的上层文人多遵守这些格律,就彷佛开车的人到本日,没有不遵守红绿灯行车的。

但是,你在路边走,不过十字路口,要不要遵守红绿灯呢?

若何看待格律唐朝之前没有格律为什么今天写诗词却要遵守

傻缺才会去守。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比喻清不清楚。

中国的古诗词分为古体和格律体。
古体诗不遵守平仄格律,格律体(近体诗、词牌)必须遵守平仄格律。

格律就像红绿灯和交通规则,只对创作近体格律诗(律绝、律诗、排律)以及词牌(绝对的格律体)这些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生效,不对古体诗(不过红绿灯的行人、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产生限定。

那么这个问题实在大略明了。
你不写近体格律诗,你不开车又不过十字路口,你管他红绿灯怎么闪呢?这就根本用不着看平仄格律。

但是如果你要开车,学习创作近体格律诗,那么你就必须遵守红绿灯。
你硬要讲究个性,认为交通法规限定了你的自由,那就准备下狱。
当然,写诗不会下狱,但你既号称自己写的格律诗,又不愿意遵守平仄格律,那么被里手里手鄙视是再正常不过的。

就彷佛一个违反交通规则的司机,虽然没造成什么恶果,但还是让人讨厌。

你如何看待格律?

格律诗对平仄关系做出了四种限定,即平仄格律的四个根本格式。
这四种格式并不代表诗词的所有格式,也并非局限大家写诗的框架,而是在写诗的时候如果遵守这四种格式,能够帮助大家避开拓音上的毛病。

平仄格律实在是初学格律诗者的一套发腔调整工具。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考试测验。
平仄是在四声根本上,用不完备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弯曲。

而平仄格律是一套帮助我们创作近体诗的音律工具,我们不写近体诗,可以不用理会,但是我们如果要赏析和创作近体格律诗,是无论如何要学习的。

我们一定要端正学习平仄格律的态度。

先学习,后超越。

可以不学,还是可以写诗。
但是想学的话,就请记住平仄是音调简化,而格律只是一套工具。
不要由于

实在写不出好诗跟格律关系不大,大部分人只是才情不足,把格律拿来背锅罢了。

无知、不学还耍泼,实在挺没品的。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