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绝句六首赏读: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

不知不觉,迎来了农历十一月。

准确的仲冬时段因此大雪节气,冬至节气为首尾,为冬季的第二个阶段,但是每每农历的十一月份,正是包含了这两个节气,以是传统将农历十一月,也称为仲冬。

节气的最初形成,是先秦以及汉朝,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景象特色,为紧张物候,并且标注节气名称,但是中国自古边陲广袤,南北景象,有所差异。
北方黄河流域大河冰封的仲冬,长江流域,则宛如清秋,而更南方的地区,则有类春天。

江南仲冬绝句美诗六首不雅赏仲冬连夜风春在小炉红

自先秦时期,就有吴越国在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世代生存。

自魏晋时期,许多政权中央南移,加上北方的移民不断南迁,在温润的南方景象下,繁衍生存,繁荣互换。
创造了多彩的江南经济和南方文化。
仲冬的内涵,自然也扩展到南方的景致景致。

“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

海将盐作雪,山用火种田。
”唐 · 吕渭《 状江南 仲冬 》

到了唐朝,大一统的江山,繁荣的经济,普通民众有了在国土上旅游的自由,许多人以游历南北河山为平生快事。
比如李白,杜甫。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去远方。

吕渭的老家在山西,考上进士之后,做了多年的朝官,直到中年往后调任湖南,他才感想熏染到了南方有别北方分外的景象和不同。

在唐朝,广义的江南是指的长江以南的广阔边陲。

在多山湿润的湖南的仲冬,这里盛产北方没有的甘蔗,仲冬时节正是收成甘蔗的时令,那紫色的甘蔗节节向上,犹如鞭子。
此地的优秀甘蔗,会快马加鞭送入宫廷,作为贡品。
用甘蔗熬成的糖水,有清火,甜润,润肺的功效。

在宫廷早春的樱桃宴上,皇宫特地用甘蔗水,缓解樱桃吃多了上火了的征象。

可以知道,那个时候,甘蔗便是南方的特产,冬天成熟砍伐。
用甘蔗熬制提炼砂糖,则是在宋朝之后遍及。

吕渭是否到过更南的地方呢?我想他该当有这个能力。
在广东,在福建,这些可以看到海的地方,冬天里,海水退去,人们用自然方法在海滩晒盐。
盐田一片真实的洁白,却不是雪。

而南方山林的少数民族,包括湖南境内的部落,依然保留着刀耕火种粗放的垦植。

到了冬天,大火烧荒,灰烬经由冬天的雨水,肥沃地皮,然后在春天栽种。
这种粗放的栽种,得力于当地温润多雨的景象条件,收成不错。
而北方,人们习气了在地皮上精耕细作。
,以人力求得最大的收成。

这是唐朝官员眼中看到的南方的仲冬,景象如此温暖,作物如此繁茂,民风民俗又如此不同。

“晴烟杳霭似春山,疏柳啼鸦意度闲。

溪上麦田翻未遍,故迟牛带夕阳还。
”南宋 · 洪咨夔《仲冬二日还自谷川道中 其一 》

1127年,北宋为金国攻破覆灭,宋徽宗第九子,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南宋。
南宋都城在本日杭州。
损失了北方大部分领土的南宋,以淮河为界,在淮河以南,开启了长达一百七十多年的统治。
那么南宋的很多冬天的诗,都带着明显的南方色彩。

仲冬时节,洪咨夔行走在江南的山路上。

那远山在晴朗的阳光下,远山叆叇,仿佛春天的山一样润泽,云雾环抱。

柳树没有脱尽叶子,那晚归的乌鸦清闲归来,在树上啼叫聚拢。

一起上麦田里还有人在冬耕,以是农夫牵着牛,逐步在夕阳暮色里,走上田埂,由于野外须要翻耕,以是回来晚了。

但是这情景,也是清闲舒缓的。
显示这一带并没有极寒霜雪,相反,地皮上麦色青青,是一年两熟,人们正在为冬小麦的成长,而劳作。

夕阳落落,好一个田园牧歌。

“满天返照醉红殷,未到生明月已弯。

好是蛾眉无点恨,盈盈淡扫有无间。
”南宋 · 洪咨夔《仲冬二日还自谷川道中,其二》

江南野外仲冬的薄暮,如此清美温顺。

夕阳西下,漫天彩霞折射天宇,一片赤色的霞光。

而玉轮早已经挂在天上,还没有发出皎洁的光芒,却先已经笑弯了。

那是由于人间的富庶和景致的清美吧。

你看看,这样江南仲冬的玉轮,仿佛女孩子的蛾眉,一点惆怅和忧闷都没有,清清淡淡,明明秀秀挂在天上,宛如彷佛那一抹动人的温婉。

这哪里是冬天,这仿佛是早春或者仲春光阴,温润的美。

“迎水地卑湿,仲冬连夜风。

茅堂何以处,春在小炉红。
”元 · 杨弘道《仲冬 》

那么仲冬不冷吗?当然冷。
由于就算是江南,也每每会有北风寒潮,尤其是寒潮风雨的日子,分明让人以为冬冷。

比如在湖边的人家,地气湿冷,如果碰着冷风景象,那是必须穿棉袄的,乃至要烧火炉的。

仲冬北方会有雪,偶尔雪云南移,也会有零度旁边的雨夹雪。

白居易一首名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那冬天里关在室内的小小炉火红,隔绝了外界的寒冷,带来如春的暖意。

那么在仲冬的寒冷里,燃动怒炉,那红红的炉火,温暖的身心,留住了春天。

这首诗淡雅却明丽向上。
风吹不走民气的热,努力抵抗寒冷,制造温暖,神往和留住春天。

“仲冬景象似春深,晓起开窗冷不侵。

树上鸟声初聒聒,墙头山色尚沈沈。
”元末明初 · 韩脩《晓起 》

这首诗是写在什么地方,不得而知,但是仲冬里,也有晴美的时段,风雪不来,穿透性好的阳光,抚慰着山川草木。

早上起床,仿佛是春暮三月,和风吹来,不冷,这温度总在15度旁边吧。

最可爱的是窗外还有鸟儿在叽叽喳喳,透过窗户,去看远山,远山如黛,光荣苍翠。

在没有寒潮来临的时候,几日晴,就可以直逼春暖,这是自然对人的抚慰。

当然条件是,你有个好身体,还要有相应的过冬的物资。

否则,万一清晨起来,忽然是风雪大驾光临,那种断崖之感,一定让你以为生不如去世。

我在想,他看远山,在看什么呢?他在等雪。

主动等待一场雪,才是过冬积极的状态,由于有了足够的准备,无雪的平凡,便是春天。

”仲冬之交气不齐,桃花李花开满溪。

行人认是二三月,只少黄鹂枝上啼。
”明 · 范汭《仲冬》

说十月小阳春,但是每每会遭遇暖冬,仲冬也会有小阳春的景象。

比如这年的仲冬,没有预见的寒冷,仲冬来临,并没有按照节气的指示,会有雨雪,反而景象天晴,那水边,在明丽的阳光下,桃花李花,反时令着花,居然一树树开满了溪边。

这宛如阳春二三月的美,让人恍惚到了春天。
但是这分明不是春天,由于短缺一种春天的鸟儿,黄鹂的叫声。

虽然南北都已经进入了农历十一月,仲冬时节,但是风雪并非时令的常态,让我们找寻冬天里的春意,点亮心情。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