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农历四月廿三),南山街道向南村落向南侯王诞祭典活动盛大举行。

作为深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南侯王诞祭典是南山区南山街道向南社区向南村落一项薪火绵延传承了300多年的传统民俗活动。

当天,活动现场锣鼓喧天、醒狮舞动,侯王古庙里飘出淡淡的烟火气息,成为传承亲情和文化的喷鼻香火。

祭典活动先由村落中老者代表全村落老少祭拜侯王,再由其他村落民进行祭拜,凸显孝敬尊老之风。
接着进行“放生仪式”“醒狮贺诞巡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向南醒狮队在侯王古庙演出“狮子贺庙”后,到村落里巡游,末了来到郑氏宗祠前,进行宗祠祭典。
醒狮在宗祠里演出,时而俏皮、时而矫健,形神威猛,翻腾飞跃。
演出结束,醒狮有序地从宗祠退出,以示尊重。

向南侯王诞祭典盛大举行醒狮拜侯王薪火绵延300余年

向南侯王古庙坐落于深圳南山向南村落西面与大板桥交会处,过去古庙面临大海,如今周围已建成居民楼。
古庙蓝色琉璃瓦门檐下挂着一副对联,上书“天青明照人间福,侯爷金口添丁财”;牌坊上则是十八罗汉图和松鹤长青图。
这些都通报着向南村落祖祖辈辈的美好祝福。

据先容,向南村落侯王古庙供奉的侯王,为明末十二诸侯之一的陈忠勇。
陈公出身庶民,为民请命,官至大将军,并被封侯,去世后被封为民间庇佑之神。

向南村落郑氏族人从前的生产办法为半农半蚝,有时还要出海捕鱼,为求得风调雨顺、出海安然,村落民便求神保佑。
于是,建侯王庙,敬奉侯王,从此喷鼻香火壮盛,延续至今,每年祭典日,郑氏族人、村落民欢聚一起,祭拜侯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展宏图,添丁发财。

向南村落始建于明朝,村落里族老们流传着一个说法,相传墩头村落有个姓郑的教书师长西席,为庵前(今西丽光前)人。
师长西席每每闲步至今向南村落地界时,总有阵阵风凉熏风,吹却一身怠倦,顿感赏心悦目,以为这里风水好,适宜居住生息。
他便在此建房安家,后居住人数逐渐增加,初成规模,便开基立村落。
师长西席所建屋子坐北向南,之后人丁茂盛,后村落内的屋子也都是坐北向南,面向大南山,村落庄因此得名“向南村落”。

向南村落古树阴阴,现有百年古榕树7棵,个中树龄300年以上的5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