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不觉间进入玄月中旬,陆游一家乘船来到了荆沙地区,即今湖北荆州市长湖一带,当时叫江陵府。

荆州的名字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
”为古九州之一,因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国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
沙,始称津或江津,历为江陵府的主要商埠和码头。

荆沙是长江在荆楚的水陆要冲地带,长江一过荆沙,河道就会变窄,水势也会湍急起来,必须要换乘带大帆和纤绳的大船才行,以是南船北马都要在这里转换。

长江上的大船(资料图片)

陆游在四川15|陆游入川③在荆沙地区见识到当地人的水上生活

由于等船,陆游在荆沙待了10天

玄月十七日,日落山头后,陆游一行把行李搬到船主、嘉州人赵清的大船上。
这艘大船便是要过长江峡谷的船,但正在维修,以是要等待一些时日,待船修睦后,择吉日再出发。
这一等,便是10天韶光,不过,陆游恰好利用这个韶光在荆沙好好转悠一下。

十八日,陆游拜见了江陵府知府、资政殿学士刘珙,见到了江陵府通判、右奉议郎权嗣衍和左宣教郎陈孺。

十九日,景象极其寒冷,犹如隆冬。
陆游出城嬉戏,一起上,满目都是枯黄的茅草,极尽凋敝。
每隔10多里,才见到数户人家的村落。
在路上,陆游还碰着数十人骑着马打猎,马鞍上系着所获的狐狸、野兔。
经人阐明,才知这些人是驻守在襄阳城的官兵。

二旬日,陆游来到码头,不雅观看维修将要乘坐的大船情形。
只见船工把船上的桅杆放倒下来,“立艣牀。
”艣,亦作艪,一种比桨大的划船工具;牀,同“床”。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船工阐明说,大船进入长江峡谷后,将不再伸开船帆,只用艣和“百丈”了。
百丈,即牵船的篾缆,也便是俗称的纤绳。
百丈是用巨大的竹子分为4块后扭缠而成,有人的手臂那么粗。
陆游将乘坐的这艘大船,“用艣六枝,百丈两车。
”让陆游大开了眼界。

见识到当地不同平凡的水上生活

这一起行来,真的是让陆游开了眼界。
八月十四日,他就曾经在长江上见识到了当地人不同平凡的水上生活。

他看到一个巨大的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
”一丈即3米,折算下来,这个木筏长150多米、宽30多米,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了。

更让陆游感到惊奇的是,木筏上住有三四十户人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
”真是前所未见的稀奇事啊!

船工见陆游如此奇异,笑着说,这都算是小的咯!
大的还可在筏上铺上土栽种蔬菜或开酒馆,不过不能开进小水湾,只能在大江中行驶。

在荆沙期间,陆游写了《哀郢二首》诗:“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自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年夜方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两首诗表达了对楚国旧都的慨叹和对屈原的思慕,实在更是借此表达了对南宋王朝损失国土的痛惜,对屈膝偷安、腐败昏聩的朝廷的怫郁。

见证底层公民的生存多艰

二十六日,船修睦了,船工带着酒和猪肉,去江渎庙敬拜。
第二天,是开船的日子。
船工解开缆绳,“击鼓鸣艣”,船工一起大声叫嚣,岸边看热闹的围得个里三层外三层,就像一堵墙一样,极大地震撼了陆游。

不过,船刚开出一天,就发生了一件事。

二十八日,大船停泊在方城。
船主赵清最初让嘉州人王百一做掌舵的舵手,相称于现在的大副。
掌舵的舵手是个好差事,每次祭神后,供神的肉分发给众人,他得到的是别人的两倍。

结果不知怎么回事,赵清却让自己亲信的程小八顶替王百一做了掌舵舵手。
王百一丢了好差事,心里很不高兴,又不愿拜别,一时想不开,竟然发起狂来,跳进了湍急的江水里。

陆游见状,急忙叫人去救。
追了一里多,王百一3次沉入水中又3次冒了出来,终极被救了上来。
陆游很是感慨,由于丢了一个差事,就去寻去世,底层公民的生存多艰,由此可见一斑。

黄勇/文

【下期关注】

请看“陆游在四川(16)”。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用度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