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缘故原由是饮酒的人太多,很多,非常多!
去年11月20日中国酒业协会举办的“适量饮酒,快乐生活”宣扬周上,公布了几个大数据:我国饮酒消费者高达4.5亿,个中过量饮酒有1.23亿人。
这次活动前他们搞过一次调查,在29个省份和地区抽调了10.9万份样本,经由研究剖析得出的数据。
特殊对1.23亿过量饮酒的行为研究仔细,结论出这些人过量饮酒的缘故原由,有55%的是为了密切人际关系,39%的人是缓解个人压力,26%的人是给对方面子。

饮酒人的乐趣,喜好喝晕了瞎喷,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一顿胡侃,胸中多少忧郁都随之发散。
每次都少不了一个话题:谁能喝?谁会喝?谁的酒风端正酒德高尚?辩论多了,就有人搞了个标准,把饮酒人分出档次级别。

饮酒人的“等级”

前几天看到一个帖子,有人搞了一个饮酒等级标准。
根据饮酒人的酒德、酒风和酒量,也便是饮酒人的综合教化水平,划分出三等九级。
仔细琢磨一下,以为有点意思,最少可以当个酒后瞎喷的话题。
照录如下:

一等:酒神。
天成美酒赐人间,人酒合一通神明;

前人喝酒有多豪看刘伶一篇酒德颂魏晋酒风都能醺人醉

二等:酒圣。
饮尽江河知大道,纵情天地安乐宁;

三等:酒仙。
睿智勃发满腹华,琴棋字画诗酒经;

四等:酒君。
三杯为度知进退,适量而止乐无穷;

五等:酒士。
博古通今善言辩,列入大夫家旺兴;

六等:酒侠。
义薄云天一壶酒,两肋插刀侠客行;

七等:酒民。
酒爽何问功与名,偷得浮生半日闲;

八等:醉翁。
日复贪饮杯中物,酣歌梦幻伤亲情;

九等:酒鬼。
魂飞魄散人无形,浮沉人间酩酊醉;

十等:酒蒙。
舍弃酒质图牌子,生平饮酒不愉快。
写到这里以为可以狗尾续貂,干脆加了一条,图个“十全”。
好在是喝蒙后的调侃,当不得真,有兴趣的也对号入座试试?

竹林七贤的刘伶算哪个等级?

我国酿酒饮酒历史上万年了,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实物,酒坊和酒距今九千年。
以是有笔墨就有饮酒记载,个中的高光期间该当是魏晋南北朝期间,刘伶写的《酒德颂》便是标志。

刘伶在中国饮酒史上大名鼎鼎,至今还流传着很多他的传说。
有个很神奇的故事,他平日里坐着鹿拉的车,羽觞从不离口。
老婆担心他喝出人命,他却有自己的安排,让一个人背着锄头随着车,方便啥时喝去世啥时就地埋了。
后来的大墨客辛弃疾都欣赏不得了,写诗赞他:“漫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去世便埋!

这样的饮酒人算哪一档?

《酒德颂》原文

靠谱的还是刘伶流传下来的《酒德颂》。
别的不提,单单他对自己酒德酒风酒量,寥寥数句展现无遗。
原文照录如下:

有大人师长西席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行无辙迹,居无住宅,暮天席地,纵意所如。
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别的?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以是。
乃奋袂攮襟,横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师长西席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
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兀然而醉,豁尔而醒。
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俯不雅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各位饮酒大侠可比拟比拟,可能喝过他么?

口语《酒德颂》,看刘伶怎么侃自己饮酒

标题:饮酒人的德行

正文:在我这样最有酒德的人眼里,开天辟地以来也就当一天,万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太阳玉轮是我的门窗,四面八方的大地是我的庭院。
我就这样放荡形骸,身体也不受房屋的拘束,天下便是我的房屋,大地是我的卧榻,想干嘛就干嘛!
我每天不是在饮酒便是在饮酒的路上,行卧起坐手里都捧着羽觞,提着酒壶。
我的人生除了饮酒还是饮酒,其他的事跟我有什么相关?

我的同事们却不这样认为,他们都是当朝的王公贵族,高官殷商,还有名气很大的文人谋士,很看不惯我饮酒的样子。
不断背后议论我,有的见面还撸袖子要打我。
咬牙切齿,恨我入骨,说我不守朝廷的规矩,缠着不让我走,跟我一遍遍讲大道理,要我为朝廷好好事情,别再饮酒误事了。
我这样道德博识的人,根本不听他们的聒噪,他们说他们的,我喝我的酒。
不仅喝着酒,还带着样调侃他们,一边饮酒一边清闲地捋着髯毛,舒畅地伸直两腿坐在地上,喝多了就头枕着酒曲,屁股下垫着酒糟,陶陶然进入梦乡。

就这样不知不觉地醉了,良久才醒酒,这个时候方才进入我的天下。
心里无比的安静,天上雷霆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巍峨的泰山也看不见了,春夏秋冬的变革也觉得不到了,世俗的功名利禄丝毫吸引不了我。
我俯下身子看到的世间万物,都像激流中的浮萍一样乱七八糟,真的不屑一顾;我和身边动辄教训我的王公贵族们比,我便是土蜂,他们就像土蜂捉来养育蜂蛹的螟蛉一样。

这样饮酒的人牛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