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

1.语助词,用于动词后: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晏几道《鹧鸪天》

2.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词里的高频词语含义易串你分得清吗

李商隐《夜雨寄北》

不辞

1.乐意做……: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惠州一绝》

2.不在乎: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冯延巳《鹊踏枝》

阑干

1.纵横交错的样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同“栏杆”:阐明东风无限恨,沉喷鼻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清平调》

阑珊

1.暗淡: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2.将尽,要完了: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李煜《浪淘沙》

1.又,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2.特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等闲:

1.轻易,随便: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2.无端:长恨民气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竹枝词》

可怜

1.可爱:可怜玄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2.可惜: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无那(nuò)

1.无奈: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

2.无限: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一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