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长青
今晨,我打开《今日头条》,不经意间一组俏丽的洱海画面映入眼帘,这一张张鲜活的会说话的照片,勾起我一段往事回顾……
那是17年前,我曾赴云南旅游,游览洱海自然风光,给我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当时,我写了游记,作为纪念。
如今,听闻游人如织,涌入洱海旅游的,洱海独特的自然风景,又浮现在我的面前,一种竹苞松茂的觉得油然而生,故赋诗一首,《七律 · 洱海——令民气驰憧憬的瑶池》,以表心意,抒发情怀。
银苍玉洱母亲湖,
雪月风花鹤拓出。
仙女渔郎秦晋好,
婵娟宝镜共辉烛。
水岸并列雯足矮,
动不雅观倾城倒影图。
色彩花丛风采画,
乐不思蜀靓憧福。
注释
雪月风花: 借用了著名典故,出自郭沫若在《大理七绝》的“风花雪月古城开,洱海苍山次第排”。
鹤拓: 指大理旧名。
首联,银苍玉洱母亲湖,雪月风花鹤拓出。意思是说,洱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被誉为大理公民的“母亲湖”。从古至今留下的传说,上关花,下光风,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四大奇景的隽誉。洱海波光粼粼,苍山白雪皑皑,相互照映,更为引人入胜,被誉为“玉洱银苍”。“风花雪月古城开,洱海苍山次第排″的诗句,形容洱海壮美和大理古城,苍山脚下的洱海俏丽且宁静。
秦晋之好: 两姓联姻。
婵娟: 指玉轮。
颌联,仙女渔郎秦晋好,婵娟宝镜共辉烛。大意是说, “洱海月”有一个俏丽的传说,天宫中有一位公主下凡,与一渔民成婚。公主把宝镜沉入海底,让渔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后来,公主被天上父亲强行带回家,公主将宝镜沉到海底,保佑世代人。从此,宝镜与玉轮共映辉,形成“洱海月”的奇景!
水岸并列雯足矮: 引用了著名典故,出自唐代墨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雯: 指花纹云彩。
颈联,水岸并列雯足矮,动不雅观倾城倒影图。意思为,湖面的水刚与湖堤涨平,低垂的白云和微波荡漾的湖面连成了一片。我们乘着游船,洱海水波轻小扣打着船体,发出动听波涛声响,像是自然界悠扬乐章,每一波涛都在船身冲浪中,激起层层荡漾。笔者视野沿着洱海水面逐步移动着,近处水波闪现着彩色的光斑,远处群山花草树木,倒影在镜子般的水平面上,好似一幅俏丽的山水画显现在我的面前,心中涌动着一种愉快的冲动。此刻,我仿佛与全体天地融为了一体,所有的美好的憧憬都浮现在脑海里。
尾联,色彩花丛风采画,乐不思蜀靓憧福。寓意着,在七彩云南,洱海当属令民气驰憧憬的瑶池,犹如碧玉镶嵌大理,以其独特美景吸引着中外游客。 秋日的洱海畔成长着成片的红杉林,又有苍山陪伴,有花喷鼻香意境,层林尽染映衬,与碧水蓝天遥相呼应,犹如一幅山水相间的水墨画。
面前的这个天下太美了,洱海别有番风采,犹如仙女下凡,镶嵌在群山之间,微风拂过,裙衩不惊!
此时的洱海切实其实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画中的河流蜿蜒弯曲,水面波光粼粼,每一道光芒都放射出迷人的光彩,美不胜收!
往远处望去,湖边开满了花花草草,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湖水里,游弋着一群又一群的鱼儿,幽美弧线一道又一道,无限风光赛瑶池……
待我们结束旅程将离开洱海时,一种依依不舍的觉得油然而生,韶光像飞一样的快,惬意游船之行,眨眼间就要结束了。心想,无论旅行到哪里,洱海、远山、花丛、层林以及那俏丽的水墨画始终留在我的心底。这统统便是让我们如此难忘的旅行中的迷人景致,洱海——令民气驰憧憬的瑶池,洱海——俏丽中国的一个“缩影”!
2024年9月12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