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师直仲春雪中立时

[宋]梅尧臣

自倚东风暖,轻袍犯雪来。

过塘迷绿水,拂树杂芳梅。

宋诗次韵和师直二月雪中立时鉴赏

山蔽峰难辨,樵通径易开。

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

物理知识见告我们,下雪相对付融雪实在是不冷的,根据诗题“春雪中”,首联中的“暖”也就可以理解了:自己仗着东风带来的暖意,轻袍相披冒雪而来。
这时雪花漫舞,四周白茫茫一片,水没有结冰,而梅已绽然:经由一方池塘不禁为个中碧绿的水所迷住,(乘坐马匹)头时时拂过间杂着梅花的树枝。
马儿不住向前:转到面前的山挡住了视线使远处的高峰无法辨清,而樵夫采柴打通的道路又很随意马虎便显露出来。
沿路连续行走:在野外这样游览正津然有味,缓持缰绳不必急急催行。

“自倚东风暖,轻袍犯雪来”洒脱有太白风致,引人憧憬;“过塘迷绿水,拂树杂芳梅”只用一“迷”字,格外突出绿,从而周遭雪之白,湿树枝干之黑,以及梅之红粉未尝不入于意度之内,而无对偶堆砌之病;“山蔽峰难辨,樵通径易开”写山路野行,一“难”一“易”,方在柳暗,即入花明,让人如在行行中;“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无人催而强调“不须催”,浮夸阐述,充满反讽,更见其意兴之浓。
整首诗幽美省净,清丽雅趣,可以说是无处不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