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入诗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墨客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这首诗里的第一句就有神仙与都门、蓝田玉这些名词。
神仙我们都知道,是传说中万物的主宰者,“指的是非凡的存在,是人类中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生命体。”都门便是指都城,蓝田玉在这里是代表的美好到极致的事物。
这首诗里的海棠与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里的红海棠稍有不同,这首诗是盛赞白海棠的姿容。
著名爱国墨客陆游也写过海棠诗: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
讥弹更到无喷鼻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
“却喜墨客吟不倦”,才是这首诗的灵魂,我们来看史上与曹雪芹一样喜好海棠花的名家都有谁。
“谁与流霞千古酿,引得东风相娱!
“辛弃疾《贺新郎.赋海棠》。
仲春春耕昌杏密,百花次第争先出。惟有海棠梨第一。欧阳修《渔家傲》
王安石、龚自珍、李清照、元好问、朱淑真、花间派鼻祖温庭筠、苏轼、等一大批名家,都是海棠花的迷弟迷妹铁杆忠粉。
光是陆游一个人就写了二十多首有关海棠花的诗句。
史上共同喜好一朵花的、这样的豪华阵容恐怕前所未闻。
既然大家都爱海棠花,那么曹雪芹,为何又要标新创新的咏“白”海棠?
我们来看史湘云的第二首
《咏白海棠诗》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销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薛宝钗在大不雅观园里居住的蘅芜苑,门上匾额是“蘅芷清芬”,与匠心独运的“蘅芷阶通萝薛门”相呼应。
“也宜墙角也宜盆”,是指薛宝钗的随时从分,有句俚语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曹公接下来笔锋一转,第二句,“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销魂”。便是嘲讽一大批林黛玉这样终日悲悲戚戚持才傲物,终极一事无成的人。
下边的“风里泪、月中痕、嫦娥诉、夜色昏。”是指这些原来很有才华的人,因固执己见,在谢绝无数次橄榄枝之后,又感叹人生短暂壮志难酬。
这又能怨谁呢!
“豪杰阔大宽宏量”,素有魏晋之风的史湘云,在大不雅观园里超群绝伦,凭借两首《咏白海棠》,稳稳的在这次诗赛中压倒钗黛荣登榜首。
张爱玲说过“史湘云稚气,带几分憨。”
大不雅观园里这位没有薛宝钗林黛玉精明婉约的“憨小姐”,琴棋字画诗酒茶却样样精通,常常出尘脱俗一鸣惊人。
《红楼梦》里咏白海棠诗,参与诗赛的薛宝钗、林黛玉、贾探春这几位都是宛若仙子才华横溢的个中俊彦。
曹雪芹却让他按“魏晋风姿”打造的,率直洒脱、特立独行的史湘云胜出。“一枝气可压千林”。
这也解释,曹公在前边咱们讲过的一大批作过海棠诗的名家里,更为推崇弘扬的还是“建安七子”魏晋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