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莽园 《庚子大吉》

郭青 《春望》《八阵图》诗意

著名字画家郭莽园这段韶光创作了画作《和平》和书作《宅家吉祥》,来寄托他在这场战“疫”中的心境;郭老的儿子、广州水墨村落村落长郭青,则以诗作画,还以水墨日记的办法,来记录自己的感想熏染,温暖身边人;郭莽园的孙女、郭青的女儿郭伊岚也拿起画笔创作,并选择了一个别人此前大约都未曾想过的题材——将中药入画,想“让更多人喜好中医……”

这祖孙三代以画笔抗疫的“成果”,让人深切感想熏染到,在分外的日子里,艺术、传统文化可以成为心灵的加油站、亲子关系的润滑剂。

让传统文化成为心灵加油站

诗与画皆可抚慰人生

回到汕头过春节的郭莽园,正月开笔,不仅画了和平鸽,还画了一张《庚子大吉》——一盏写意的油灯下面,一只老鼠在勤学不辍地夜读。
大概,生平手不释卷的郭老,以为在这段分外的日子里,宅家多看看书,更不失落为一条安心之道。

而儿子郭青一家便是这么践行的。
为了勉励女儿郭伊岚多背古诗,郭青向她承诺,每天她背的诗词,自己都会抄一遍。
“为了让她知道干事得负责,我也坐下来一笔一划逐步地写,并开始补上两笔画,逐渐地,就想着该当把诗文意境画出来又不落俗套,就越画越当真。
”于是,从正月初六开始,郭青创作当代艺术版的唐诗宋词。
现在,郭青积累的“诗画”已近二十幅,每一幅都别开生面,和女儿可谓“双赢”。

一贯有画水墨条记习气的郭青,自2月2日起,还开始用简约的画面和精髓精辟的措辞,来记录与抗疫有关的体会。
第一天为《生活本是一剂良药》,第二天为《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到2月4日的《立春,等那时花开》,他正式以“如果艺术可以抗疫”来命名这一系列。
郭青表示:“我更喜好用普通人的视角来作画,一天一张,犹如新闻式记录。
将听到、看到、感想熏染到的化成一句话,一张画,让身边的人能会心一笑,在困境中多一份温暖。
”的确,这些作品很大略,大略到画面上可能便是几个字、一道彩虹……但你看了会莫名冲动。

画了一些日子,郭青又想到要发动大家投稿,网络城市里温暖的抗疫小故事,让水墨日记更接地气。
2月20日,他画了一幅《赠人玫瑰》,记录的便是越秀市民送爱心盒饭给志愿事情者的暖人故事。
投稿的是他的朋友王东亮。
在来稿中,王东亮写道:2月15日上午,正值大暴雨,我和大家一边忙着给过往的行人及车主监测体温,一边徒手打消帐篷上的积水,溘然两位女士手提盒饭和矿泉水涌如今我们面前,不知所措的我连忙说:“我们没有订餐呀。
”她们笑着说:“这是我们送给你们的,辛劳了。
”还没来得及好好说声“感激”,两位女士已转身离开,虽然没有拍下她们俏丽的身影,但她们的举动温暖了我们值守同道的内心。

的确,这些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温暖片段,同样很值得记取。

我愿天地炉 多衔扁鹊

郭青十岁的女儿郭伊岚,不仅喜好背古诗词,从小也颇有画画天赋,人称“大师郭宝宝”。
因此,初十前后,郭青建议郭伊岚也画点跟时势干系的画作。
“大师郭宝宝”于是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人画中药抗疫?郭青略一沉思,说:“这个真不好画。
”郭伊岚竟回答道:“我喜好喝中药,中药对身体好,我要画中药抗疫。
”之后她自己上网查资料,还找了干系的古诗。
就目前所见,“大师郭宝宝”还真是第一个画中药的小画家。

郭青表示,潮汕人一贯都是比较信赖中医的,从小就习气喝中药的郭伊岚,不仅认得北芪、当归等日常的药材,还会帮爸爸妈妈煎中药,加多少水、熬多久,她都一目了然。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希望能多一些像扁鹊和钟南山一样医术高强的人,让疫情早些过去!
”小伊岚的心声,正是我们所有人的心声。

(文、图 江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