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是大部分落叶树木进入大规模斑斓和凋零的期间。
那些树木的树叶经由春天的萌发,夏天的发达,守护花和果实的发展,到了晚秋,由于温度和湿度的低落,生命的活力降落,开始进入了生命的晚期。

叶片在晚秋发红发黄,固然是凋落前的主要特色,但是从生命本身来讲,是树叶努力坚持活气,在光合浸染降落的条件下,身体内的花青素呈现出来,从某种角度,那是对树叶的一种自我保护,如果不是极速的降温,会彻底断绝树叶的活气,这种发黄发红的叶子,实际会勾留在树上一段韶光,那是树叶末了的残酷。

晚秋时节有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越来越低的气温,让这些树叶从局部到整体变黄变红,然后以留恋轻盈的姿态告别生命,回归土壤。
晚秋的风或者雨,都能使这一征象分外壮不雅观和震荡。

许多树木的树叶,并不都是衰败的黄褐色,比如银杏,乌桕,红枫,它们晚秋呈现的色彩特殊明丽惊艳,反而让人们的视觉和心情得到提升,戴德自然的壮美和生生不息。

晚秋明丽黄叶诗词七首赏读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银杏Ginkgo

”庭前黄叶坠,岭上白云屯。

风味无多子,何人共我论。
“宋朝·释妙伦

宋朝的僧人很故意思,他们很多都有较高的文化根本。
北宋初年定制了一些制度,保护和发展了经由五代十国战乱期间冷落的佛教,并且规复了从唐朝晚期就已经中断译经事情,还有大量的印度僧人来到宋朝。
民间在安定之后,对付精神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以是有大量的文化人,进入寺庙出家。
给佛教文化,注入了浓郁的国风色彩。

当然出家人大多数生活也是寒苦的,但是太平期间自然有一种内心的安定。

比如这个出家的僧人,看到佛寺里,黄叶飘飘,远处白云环抱在山间,忽然感到自然的俏丽。

只是在这里,并没有多少朋友,更缺少那种深度的禅友,他不免寂寞。

如此绝美的秋山秋天景色,禅境风味,有什么人来和我一起欣赏呢?

从这首诗也可以窥见僧人的内心,他们并非一群内心枯寂的人,他们也有着发自内心的惊叹和审美,也须要朋友。
不过,到底崇奉的不同,让他们只能大多数时候,将这种美,融入自己的修行。

”吾心爱黄叶,不翅于南金。

玄月秋风高,柴门积来深。

逐一自掇拾,书我白头吟。

吟成意谁与,拄颊对遥岑。
“宋朝·释文珦《黄叶》

我在这首诗里,看不到佛教的博识,倒是古中国一脉相承的老庄和隐士气。

说陶渊明爱菊,而这位僧人爱着满山黄叶,是发自内心。

他说,我爱黄叶,不亚于普通人爱黄金。

玄月秋风起来的时候,开门可以看到各处的黄叶,还有被风卷积的黄叶堆在门角落里。

我逐一整顿着它们,高兴的时候,在上面写诗,写下我白发的心情。

当我写下这俏丽的诗,给谁看着,我托着腮,对着远方的白云青山,就把最美的赞歌送给青山白云,悠悠天地。

以是我以为宋朝很多诗僧,切实其实不能把他们看作僧人,他们和陶渊明一样,是隐士,但是僧人的身份,给了他们基本生活的保障。
那么就算是清苦一点,这点闲适和宁静也的确是尘世中的金钱所买不来的。

”黄叶纷纭舞劲风,反膏收液岁成功。

明年满眼春容好,却在今时萦寞中。
“宋朝·袁燮《黄叶》

都说落叶翻飞,是种秋的冷落,但是对付心里装着真正国事的人,对付在野外间辛劳劳动的农人,是没有太多悲秋之感的。

黄叶纷纭在风里的时候,也是野外中的稻谷粮食丰收的时候。

晚秋的阳光和风,迅速干燥了成熟果实上的水分,让果实更加饱满。
一年成致看晚秋,对付更多的人不是山水明丽,而是野外上金黄的稻谷,一个丰收的秋日带给农人真实的喜悦是无以言表的,秋日的丰收,对付国家来讲,也是国运长久的基石。

以是高官袁燮看到的黄叶,是这样的美,连纷纭飘舞也美,那是丰收的舞蹈。

你们在庆贺丰年。

同时他也明白叶落归根的朴素含义,由于从事农业的人来讲,落叶是山林田间最好的肥料,有了它们,来年的地皮更肥沃滋润津润。

以是他说,黄叶无需悲叹,你们今日的飘零,是为了来年春天这里更美,更丰饶,更有人气。

这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宋朝落叶版,比龚自珍可早了好几百年。

也正是这种从自然界得到的大爱,才让许多中国人一代一代,与国与家,甘于奉献。

”一叶黄飞一叶舟。
半竿落日半江秋。

青草渡,白苹洲。
归路月明山上头。
“元朝 赵秉文渔歌子

这是明丽的秋江钓景图,在落叶的晚秋,一叶轻舟如同一片黄叶在明丽的秋水间。

这里渔民不用独钓寒江雪,由于晚秋是这样绚丽静美而动人。

他钓的何止是鱼,是最美的落日和秋色。

这洞庭湖上的垂钓之后,是走进明月满山的山上家园。

“白头波上白头人。
黄叶渡西黄叶村落。

山几朵,酒盈尊。
落日西风送到唇。
”元朝赵秉文《渔歌子 》

在秋日清亮的波浪里,白头渔翁清闲垂钓,那不远处是黄叶树的渡口,不远处是黄叶的山村落。

最俏皮的是山几朵,是说远山几朵,还是白云几朵,说的是天上几朵,还是水上几朵呢?

在明丽的夕阳里,端着羽觞,是山在杯里还是云在杯里?

一阵风走白云,白云在羽觞里,羽觞在唇齿间,饮下天地豁亮清明秋色吧。

这当然是艺术化了的生活。
由于真正秋江垂钓的老者,有多少能有这样的清闲富丽?

然而大概便是黄叶秋色一叶舟带来了无尽的想象。

就算是诗与远方,也足够让人梦想。

“黄叶玲珑映落晖,木绵新补旧征衣。

乡关阴少悠悠思,立马边山看雁飞。
”明朝·唐寅《题画廿四首·黄叶玲珑映落晖》

这是一幅让人想象的画图。
画面有斜阳黄叶,有远山大雁。

但是这是一个边关军人的画像,他身上穿着旧衣裳,上面还打着补丁,他牵着马站在山头,仰着头,看大雁。

北国秋色,向来斑斓,他是在欣赏秋色,还是在眺望家乡呢?

从他眯缝的眼睛,可以看到他脸上是边关的风霜古铜色,他难道是在想,江南家乡此时多云少晴,他寄托思念的大雁,要穿云越雨回到家乡,它是否能够安然到达呢?

已经无从看到这幅图画真实的样子容貌,但是在唐寅的笔下,已经细节完美,栩栩如在面前了。

而且画的一角必定有工笔的黄叶,金色的阳光。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落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月牙似新霜。
”清朝黎简《小园》

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黄叶村落吧。

这里有山有水一个山沟里的村落。
那悄悄潭水,倒映着晚秋斑斓的黄叶树影,风吹过,树影波光都在旖旎晃动,然而还是有一种无言静美。

薄暮里,山的影子半落在山村落的墙上。

那么从远处看,这阳光从山头照射下来,满是黄叶的村落,一半黄叶在明丽的太阳里,是残酷的金色,一半在幽凉的山的影子当中,是种冷黄。

而他所在的山阴的小院落里,冷竹菊花,青黄两色,分外清丽。

此时有月牙升上天空,薄暮与夜的交界之时,清丽如画,月儿弯弯。

这里的数种黄,构成晚秋无限分明的清美。
黄的是秋树,是斜阳,是月牙,是菊花,但是都是在青山的怀抱里,还有着动人的村落庄烟火气。

看完了这样几首竹苞松茂的黄叶诗,你是不是以为黄叶也是一种秋色之美?来,翻翻你影象中的黄叶吧,它们一定在岁月中温暖和打动过你的心。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