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夜听秋声

【元代】李延兴

漠漠微云生晓阴,满庭虚籁薄霜林。

有声元在无声里,听到无声思转深。

立秋节气赏析元代李延兴的立秋夜听秋声

译文

秋夜的天空,微云密布,阴阴凉凉的。
全体庭院寂静无声,只瞥见一片经霜的枫叶林。

风吹霜林发出“沙沙”声响,原来秋声就藏在寂静无声的庭院里。
听到无声时,思绪就逐渐转向内心深处了。

注释

漠漠:云烟密布的样子。

晓阴:天阴着。

虚籁:空寂无声。

薄:指草木密集丛生之处。
这里名词作动词用。

霜林:带霜或经霜的林木。
特指枫林。

元:原。

赏析

这是元代墨客李延兴的一首立秋诗。

揽一缕秋风入怀,携一片秋叶静美。
一年中最美好的浅秋就这样款款而来了。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秦少游笔下的“漠漠”与“晓阴”,写尽了轻寒与春愁。
墨客第一句便引用了“漠漠”“晓阴”两个词,且“微云”一词,秦少游也有“山抹微云”“山抹微云君“的名句和外号。
不知是爱之而故意用之,还是无意化用之。

“漠漠微云生晓阴,满庭虚籁薄霜林”,这两句是说,秋夜的天空,微云密布,阴阴凉凉的。
全体庭院寂静无声,只瞥见一片经霜的枫叶林。
这是写“立秋之夜景”。

微云、晓阴、虚籁、霜林,均是平常之物,而墨客把这四种物象由“生”“薄”两个动词奥妙地串连起来,勾勒出一幅安谧清幽的秋夜画面。
“生”“薄” 二字便是诗中之眼,起着画龙点睛的浸染。

“有声元在无声里,听到无声思转深。
”这两句是说,风吹霜林发出“沙沙”声响,原来秋声就藏在寂静无声的庭院里。
听到无声时,思绪就逐渐转向内心深处了。
这是写“立秋之思绪”。

庭院越安静,秋声就越清晰。
庭院“无声”却“有声”,庭院“有声”却“无声”。
心静,就能听到庭院之“秋声”,心躁,即便院风再大,也听不到“秋声”。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有心之人,才能感想熏染到大自然的细微变革,听到大自然的轻轻呼吸。
无心之人,对付立秋夜的秋声是无法感知的。
他不知道夏天的风与秋日的风,已经不一样了。
霜林之风,再也吹不回熏风了。
去年那个陪你一起走过秋日的人,是否还陪在你的身边呢?韶光带走了许多人,也带走了许多故事。
有些故事,就藏在秋风里,只有爱过的人才能听见。

一叶落,天下秋。
一个转身,夏天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秋日便成了风景。
在这个美好的秋日,愿大家身旁都有心腹相伴,把每一天都过本钱身喜好的样子。

严勇,文学硕士。
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近百篇。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
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采泰州》。
揭橥文章千余篇。
现为报社编辑。